鳳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畫舫靠岸,樂之揚向燕王告辭,但因失了馬匹,只好步行返回。
到了“陽明觀”,才知道衝大師派人將馬送回。知客的道士不見了樂之揚,扣住送馬的漢子大吵大鬧,見了樂之揚始才放人。
而後數日,樂之揚心存疑慮,唯恐衝大師又生詭計,終日提心吊膽,藉口練習樂器,呆在“陽明觀”靜觀其變。不料一連數日風平浪靜,衝大師消息全無,燕王也沒動靜,只有朱允炆關切“樂道大會”的勝負,每日派人送來精心烹製的素齋,明說慰問,暗中試探樂之揚的進境。
樂之揚不愛喫素,素齋大多賞給觀中道士。衆道士喫得歡天喜地,對這位“師叔祖”感激涕零,殊不知“師叔祖”每夜潛出道觀,偷偷買了燒鵝油雞、魚肉美酒,大夥兒喫素的當兒,他就着上好黃酒,一手彈琴鼓瑟,一手大塊喫肉,雲房外的人只當他苦練樂器,各各屏氣凝神,無人敢近一步。
又過數日,到了朱元璋龍誕之日,也是“樂道大會”的日子。
是日一早,道清就來敲門。他興致勃勃,嘰嘰呱呱,卯時未到,就催樂之揚出發,自己帶着一羣道士,前呼後擁地爲之開道。
消息早已傳出,京城百姓無不盼望今日。此時扶老攜幼,黑壓壓站在街道兩旁,禁軍結成人牆,攔在百姓之前,刀槍林立,如臨大敵。
大會共有三關,第一關“五樂”初試,於午門前廣場比試五種樂器,優勝者十人進入“玄音”複試,再選三人進入“鈞天”殿試,由朱元璋親自判定輸贏。
樂之揚一行策馬前往午門,到了路口,忽見黃子澄、齊泰和卓敬從岔道上趕來。樂之揚與這些儒生面子上均是效忠太孫,暗地裏卻頗有心結。樂之揚嫌黃、齊二人見識迂闊,說話不切實際,黃、齊二人恨樂之揚少年輕狂,分走了東宮的權柄。但凡樂之揚的獻策,無論對錯,二人都要反對一番,儘管屢屢碰壁,可也樂此不疲。朱允炆篤信儒學,對這些儒生百般寬容,放任他們跟樂之揚作對,還美其名曰“博採衆長”。
樂之揚起初惱怒,後來債多不愁,索性把正事丟在一邊,天天跟黃、齊二人鬥嘴扯皮爲樂。是以東宮事務冗雜,一件尋常政務,往往數日不決。好在戶部侍郎卓敬爲人公允,頗有經濟之才,起初與樂之揚不和,後來一同辦事,多了幾分惺惺相惜,每逢衆人爭執不下,總是竭力開解,因此得罪黃、齊,背地裏頗受二人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