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東宮移殿三步 (第1/4頁)
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h1>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東宮移殿三步</h1>
胡濙、葉靈兒都是雷厲風行的人,不喜歡拖沓,在朱允炆敲定方略之後,只花了三天時間便拿出了具體方案,並擬寫了第一份院士名單,足足有三百二十七人。</p>
朱允炆沒有吝嗇,着令戶部、工部配合禮部,該納入俸祿體系之內的納入其中,該給房子的給房子,該幫忙調戶籍搬家的也去幫忙辦了。</p>
大明科學研究院的設置,標誌着大明科研體系終於趨向於完美,同樣也讓科研人才有了一個安穩的研究環境,可以心無旁騖去進行各類研究,不需要分心生活事。</p>
朱允炆加大了對國子監獎學金、貧困助學金數量,要求各學院設置自己的人才庫,並在二月份親至國子監頒發院士證書,莊嚴宣佈:“院士是大明最高科學人才,見官無論文武不必行禮。願你等開學問之新天地,成後來者先驅!”</p>
日子開始變得平淡起來,大明王朝如同火車,咣噹咣噹地前進着,枯燥不已。</p>
就是在這枯燥乏味的日子裏,大明的各項事業都在不斷發展,商業並沒有因爲遺產稅、浮動稅率的調整而出現崩潰,相反,隨着去年的大豐收,朝廷正式設置了糧食保護價之後,百姓的購買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商業繁榮的基礎沒有被動搖,相反越來越旺盛。</p>
朱允炆走入民間,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百姓對說書的喜好和對戲劇的喜好已是難分上下,無論是戲劇臺還是說書的茶樓,總有不少人,甚至說書這種單幹行業竟也出現了組合,輪流上陣……</p>
不管老天給不給面子,朱允炆都雷打不動地將上一年剩下的全部備災銀轉移到水利建設之中,因爲水泥混凝土與堤壩的建設技術逐漸成熟,朱允炆提出了建造更多水庫的要求,尤其是旱澇頻發的地區,將水庫建設、溝渠建設務必抓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