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由校這把對袁崇煥意見挺大,來來回回溝通了好幾天,就死守寧遠一點兒動靜都沒有?最後還是逼急了不得不發兵救援的。要是早發兵是不是戰果能更大?是不是他就不用提心吊膽的喫不好睡不好了?給個安慰獎,沒擼他就不錯了,還想要什麼自行車?
也是如此,魏忠賢揣摩上意,開始彈袁崇煥,最後給彈成了這樣。
但袁崇煥不服啊,他覺得這場勝利,完全就是他之前練兵、屯田、築堡的策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場勝利,就該是他功勞最大。憑啥其他人都他媽的升官發財,就我老袁啥都沒有?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這能忍?當然不能。
所以袁崇煥上疏辭官,然後朱由校一臉欣慰‘嗯,這老小子懂事兒’的表情,愉快的同意了這個請求,讓袁崇煥收拾收拾走人了。隨後,又調任了之前力保滿桂的王之臣做遼東大哥大,任督師兼任遼東巡撫,仍駐紮寧遠。
說起袁崇煥,這把也是沒人保他,加上朱由校確實是對他有意見,保下來也不值。本來袁崇煥算是東林黨外圍成員,寧遠一戰上位之後,魏忠賢想要收歸己用,但袁崇煥不懂事兒,這纔有了魏忠賢弄來一堆人過來架他的事兒。
後來袁崇煥也不道咋想的,要給魏忠賢建生祠,可能是想服軟讓老魏放他一馬。但他這麼做,就惡了東林黨大哥們,嗯……反正他操作挺讓人看不懂的。
不管怎麼說,袁崇煥是下去了。
這把錦州大捷最大的功臣,滿桂、趙率教、王言三人,滿桂和趙率教倆都是武將巔峯了,官都加了一堆了,再往上就是封爵了。但這麼一場戰鬥明顯的功勞不夠,最後雙雙蔭子世襲指揮使,賞了三十兩銀子,御賜飛魚服。滿桂仍然任遼東總兵官,但只有他一個總兵官,這邊的兵馬都歸他節制。趙率教則是調到薊鎮任總兵官,也是隻有他一個。
王言就牛比了,直接升署都指揮僉事,加昭毅將軍,實任參將,提領兵馬兩萬,駐防錦州,還蔭一子做百戶,賞銀二十兩。
這是他自從升了守備之後,砍的那些人頭,以及這一場錦州大捷功勞堆積,加上他王某人懂事兒,給魏忠賢送了厚禮,再算上朱由校高興,一下子就上來了。直接從原來駐守一地的小小守備,變成了駐守一邊疆重鎮的實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