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個哩嗝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所以同歷史比起來,現在的文武官員對於大明要更加的不當回事兒,尤其軍中兵變造反之事確比原本多上不少。
當然這些東西跟王言關係不大,反正沒有人敢來撩撥他,自顧安心發展經略北方就完了。他對大明最大的幫住,就是老老實實的在關外待著,不摻和關內的事。
就這樣,關內打的熱火朝天,一團亂麻,不斷的有歷史名人湧現,關外卻是人間奇蹟般的飛速發展。
人口是最重要的,王言一直在有計劃的引入,並且隨着資源增多,一年更比一年多。雖然有些不尊重自己,但不得不說的是,人口確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資源。如此之下,孩子是沒長城的以後的資源,成年人是現存的資源,歲數大的,幹不了活的,是沒用的資源。
當然不管是四百年後過來的王言,還是古代的君主,都沒有不把老人當回事兒。只是現在天災人禍,時局動盪。歲數大的往往是最先死的,一是生存能力差,二是沒有強烈的求生意志,選擇把活的希望留給了兒孫。
所以到了王言地盤也是這樣的,相對來說,他手下的老人數量真的太少太少了。多數都是男人,以及孩子,女人都要少一些。不得不說的一個現實就是,在大災大難面前,男人的生命力遠比女人頑強。
也是如此,包括軍中,王言這裏有不少的光棍,或者帶着孩子的單身漢。爲了人口,爲了民族融合,王言搶來的一些蒙古、朝鮮以及少數的旗人婦女直接官配,不要都不行。
他手下的戰兵那就更別說了,因爲王言佔了遼東,原本就沒有幾個的窯子更是一個都不剩。再加上不清楚王言的規矩,短時間內根本就沒有人敢來他這試探。畢竟關內的權在這不好使,萬一沒整明白,整不好自己都沒了。
所以這麼一票精力旺盛殺胚也挺難受,但王言能力有限,只解決了部分人的婚姻大事,讓他們使勁生孩子。剩下的那些人就只能苦一苦了,等以後再抓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