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像那故老相傳的詩文。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恭謙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身功過誰人知?
這是趙煦的留學成果,也是他在現代,翻閱了古今中外的君王成敗得失後的感悟。
一個合格的君王,需要學會僞裝。
於是,趙煦開始認真讀書,並不時拿着毛筆,在書上畫圈、標記,有些時候他還會讓馮景去裁剪一些小紙條,在這些小紙條上寫上文字,然後貼到書中的字裏行間。
這些文字,是趙煦精心思量之後,再三斟酌的成果。
他會發出一些屬於小孩子的幼稚之問,但偶爾也會‘靈光乍現’,提出一些在外人看來屬於‘聰俊’甚至是‘聖明’、‘仁聖’的問題。
趙煦這是在立人設。
立一個符合儒家價值觀,也符合高太后心目中的‘聖孫’、‘賢孫’形象的人設。
人設是個好東西,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在大宋,只要立好一個人設不翻車,那麼收益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