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霸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後世有一種說法,狄青在政治上反覆橫跳,曾經好幾回背刺過恩主,執行對頭下達的命令,但實際上就是水洛城築城案,狄青嚴格遵從了尹洙很不理智的命令,讓范仲淹和韓琦對於築城的分歧進一步擴大,最後一發不可收拾,險些引起黨爭,所以很多人覺得狄青對不起以前提攜他的人。
但對峙的兩邊,都是對狄青有過舉薦和提拔的,包括尹洙在內,也是上司與好友,這與其說是橫跳背刺,倒不如說政治上太蠢。
本來相關人士都是曾經的領導,又爲了國家大事而爭執,並非一己私慾,狄青完全有立場出面,調和雙方的關係,儘可能地做到消弭矛盾,制止爭端,畢竟他那時的官位不低了,有能力參與到這種大事中。
結果狄青選了一個最死板的法子,嚴格執行上命,尹洙說什麼他聽什麼,直接抓人,激化了事態。
不過正因爲他是執行上命,朝廷也沒怪罪狄青,尹洙則大受影響,爲自己衝動的決定付出代價,仕途基本終結,而從狄青這種行爲反應出的性格與格局,也爲後來自己憋屈而死埋下伏筆。
一個小兵,可以嚴格執行上命,哪怕是錯的也毫不動搖,但將領則不同,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需要有自己的判斷與應變,狄青在戰爭上表現出的才能自是不必多言,但政治智慧始終不夠,而一個政治智慧不足的武人,卻又身居高位,下場如何,其實就是可以預見的了……
''; 所以范仲淹最初讓狄青多看兵書,是真覺得這是個將才良臣的好苗子,值得培養,現在狄進同理,能讀書還是多讀讀書吧,實在讀不進去,先裝裝樣子,有習文興趣的表現也行。
“好……好吧……”
狄青終究二十歲不到,其他的倒也罷了,看書是真不想看,臉皺得跟橘子皮似的,苦兮兮地走了。
來時左手兩隻雞,右手兩隻鴨,去時左手一摞書,右手一摞書,倒是都不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