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霸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愧是未來的朝堂領袖,這種對於政局敏銳的洞察力,是洪邁之流萬萬也比不上的,而范仲淹對於現在的呂夷簡,還評價頗高:“呂相公才識卓優,清慎勤政,有廉能之譽,絕人之才,仕林與他摒棄前嫌,亦是一段佳話啊!”
這不奇怪,呂夷簡在真宗朝同樣是道德君子,敢於和不平之事做抗爭,還進言勸阻真宗封禪,爲士人敬重,後來不知是年紀大了,心態變了,還是逐漸露出本性,變得一心攬權,任人唯親,打壓異己,獨斷朝綱,對於范仲淹也從最初的舉薦提拔,轉爲一力打壓,最終形成了兩大士大夫羣體的對決。
反觀范仲淹,則始終如一。
狄進最佩服他一點的是,同樣是私德無可挑剔的君子,范仲淹是嚴於律己,寬於律人,對於別人的非原則性錯誤是能夠容忍並加以糾正的,在他的帶領下,士風爲之一正;另一位司馬光,則嚴於律己,嚴於律人,恨不得天底下人人都如他一般模樣,最終自然而然的,鑽了牛角尖,朝堂政事也徹底走向極端化。
范仲淹並不知這位對自己的評價如此之高,他也是同樣着眼於現在的人:“仕林若要回京,可別忘了泗水縣,治理水患,萬萬不可半途而廢,失了百姓之心,下次再治理,便是事倍功半了!”
狄進頷首道:“泗水縣令張廷贊,是一位爲民請命的父母官,有他在安撫地方豪強,我是放心的。”
“那就好!”
范仲淹由衷地道:“以仕林之才,迴歸京師,更能一展所長,還望《洗冤集錄》能儘早推廣天下,造福萬民!”
狄進笑道:“承希文兄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