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因禍得福了? (第1/9頁)
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以鬯是當年內地南渡香江的文人之一,代表作有《酒徒》《寺內》《對倒》等作品,是近幾十年來香江文壇舉足輕重的作家之一,向來親近國內。
林爲民穿越前也聽過他的名字,不過不是因爲看他的小說,而是因爲導演王家衛的電影多次的借鑑過劉以鬯小說裏的內容。
同時劉以鬯歷任《香江時報》副刊《淺水灣》、《快報》副刊《快活林》、《星島晚報》的副主編、主編之職,是香江的資深報人。
有感於近幾年香江文學期刊境況的極速惡化,恰好這時國內的資金又找到劉以鬯,希望可以由他出面主持一份大型綜合性文學刊物。
劉以鬯思前想後,最終答應了下來。
他當然知道一旦他接下這份差事自然要面對香江當權者的打壓,可爲了香江文學的未來,也爲了香江和祖國的緊密聯繫,他必須答應。
“《香江文學》是國內出資建立的,我們有三個原則。
一是香江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二是《香江文學》不是代表某個同人或黨派,而是代表整個香江,第三強調香江文學可以在溝通中西、聯絡華文文學方面擔當特殊作用……”
劉以鬯滔滔不絕的向林爲民闡述着《香江文學》的創刊理念,也讓林爲民明白了《香江文學》創刊的意義。
儘管被程易秋那種錙銖必較、前倨後恭的商人態度給噁心的夠嗆,但涉及到原則性問題,林老師拎的非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