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你看我像不好意思的人嗎 (第1/10頁)
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國民文學出版社這七個字,在中國文學界就是一塊金字招牌,不光是對作者們來說是這樣,對於編輯們來說同樣是如此。
國文社總編輯衛君怡曾經說過,“國文社的編輯古今中外文學都應該懂,國文社是培養作家、翻譯家、出版家、理論家的地方。”
事實也確實如她所說,在國文社裏,你走進一個編輯室,隨便打聽一兩個坐在辦公室窗邊或者門口的老同志,都有可能是可以稱“家”的存在。
國文社編輯之間一直有“傳幫帶”的傳統,新人來了社裏,在校對科實習後,都會分到老編輯的身邊學習,就跟國營工廠裏會給青工們找師傅一樣。
年輕的編輯們跟着老編輯們,不僅要學習專業上的知識,更要學習他們如何同作家打交道,怎樣陪伴作家成長。
在這樣的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年輕一代編輯放在中國的出版界自然是出類拔萃的,成爲其他出版社爭搶的香餑餑,並不是讓人奇怪的事。
大家替走了的人惋惜,更多的是因爲業務。
能被挖走的編輯,一定都是各編輯室的骨幹力量,未來必定是在出版界有名聲的人物。
但走了可就不一定了,外面的出版社更多的是爲了經濟利益,賺錢可能比國文社要快,但成就恐怕有限。
郭旭剛的離開,給國文社員工們的閒暇增加了些許談資,但並未在這裏引起任何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