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雲中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是太祖皇帝雖說允了其鎮守廣南西路,並許其獨佔二市舶司,專理海外貿易。但卻只同意其世子與家人先去廣南西路就藩。以天下尚未平定爲由,對於其本人始終不同意其立即就藩的要求。
不過爲了安撫該人,也是考慮到事關重要。太祖皇帝在伐蜀,對前唐發起最後一擊的時候,最終起復其繼續統軍。與已經晉封爲長陽郡王的黃鄴、衛國公尚讓,分統大軍十餘萬兵分三路伐蜀。
只是在具體部署的時候,卻是以長陽郡王黃鄴、衛國公尚讓爲主,只給其步軍三萬以做偏師。太祖皇帝此舉,明顯是打算用自己的親侄子黃鄴,取代這位桂林郡王在軍中地位。
但這位桂林郡王卻是利用尚讓所部,與唐軍最後殘餘兵力主力在劍閣相持不下之機。率軍走三國鄧艾平蜀之時舊路,攜帶十日之糧食,繞過當面唐軍主力潛行七百餘里,直插成都平原。
不過半月時間,連破江油、綿竹等數城,擊破前來攔截之萬餘唐軍,率先進抵成都城下。聞齊軍已經進抵成都,身體本已經被酒色掏空的唐僖宗驚嚇而死。繼位之皇太弟李曄在內無糧草,外已經無勤王之師的情況之下。被迫率成都行在之文武大臣、宗室千餘人,以及城內外三萬大軍開城出降。
進入城中之後,桂林郡王約束部將,安撫前唐宗室、重臣。除將弄權多年的大宦官田令孜、楊復恭凌遲之外,不殺一人、不取一財,將唐宮財物一律封存。並派出使者攜帶太子詔書,招降在成都失守之後進退無門,只能困守劍閣十餘萬唐軍。
後奉調押送前唐王公重臣回京,以滅唐之功受封丹書鐵券,其桂林郡王爵位由傳承三代改爲世襲罔替。卸任尚書右僕射,以樞密副使的身份兼任參知政事。上書太祖皇帝,以天下初定民生凋敝,勸太祖皇帝輕賦稅、徭役、重農桑。
並根據前唐之安史之亂後,官制混亂、封爵混亂,藩鎮擁兵自重,不服朝廷調遣的前車之鑑,重新定製大齊朝官制。制定了以文官治理地方,武官不以任何形式擔任兼任地方官員,不得插手地方官員任命之文武分開定製。
金統十八年,吐蕃一部大舉入寇。此時已經身體染病的桂林郡王,在太祖皇帝三次下旨徵召,並承諾制定已久,卻因爲太祖原因始終未能實施的皇子分藩制,立即着手開始實施之後,率軍抱病出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