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孝口體孝心智你們差遠了 (第5/13頁)
灑家要喫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秉昆啊,今晚你去我那屋睡,你爸想跟你聊聊,我今晚跟娟兒和我大孫子一起睡!”
葉晨愣了一下,然後答應了下來,朝着老爺子的屋走去,進了屋,老爺子正坐在那裏卷着旱菸,剛掐了紙捻兒,葉晨隨手拿起了桌上的火柴,幫老頭兒點上。葉晨給他買過燒煤油的打火機,結果老爺子嫌聞不慣那味兒,又給葉晨扔了回來,用他的話講,還是火柴棍兒划着的味兒聞着得勁兒。
老爺子點着了火後,用護着火的手指輕點了一下葉晨的手背,葉晨把手中的火柴晃了兩下,把火熄滅,然後坐在炕頭,拽過了煙笸籮,給自己也捲了一根蛤蟆頭,然後點着,跟老爺子邊抽着煙,邊聊着天。
入秋以來的第三個節氣叫“白露”,廿四節氣歌說:“白露煙上架”;“露”也就是平時說的露水,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小水珠。所以,白露節氣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旱菸春天栽植,夏天掐尖打叉,處暑過後,葉子漸漸肥厚,旱菸的質量好與壞,關鍵與白露時節菸葉是否喫足了露水,還要發好汗,不然就弱火。
到了白露,農民將喫足了露水的菸葉從植株上摘下來開始晾曬。晾曬菸葉一般農家都是用木杆就地取材搭個煙架,把菸葉子插到草繩子上,再搭到煙架上繫好,在日照下煙由綠變黃,一排排煙架在農舍旁構成一道初秋的風景線。
北方農家,尤其是關東地界,家家都要種煙,幹活累了抽菸解乏,客人來了,拿煙待客。在冬季漫漫長夜裏,嘮嗑說匣話,離不開煙的伴隨。每家都有煙笸籮,每家都有大大小小的菸袋。當然也培養出許多菸民,俗語說“十八九歲的姑娘叼一個大煙袋”被號稱關東的一怪,由此可見煙在農家的重要性。
“柳葉尖”和“蛤蟆頭”是東北一帶旱菸的名字,“蛤蟆頭”屬於烈性煙,比之“柳葉尖”味道強勁。到了白露節氣,農民將喫足了露水的菸葉從植株上摘下來地取材搭個煙架,把菸葉子插到草繩子上,再搭到煙架上晾曬,成色好的旱菸呈金黃色。
周志剛自打年輕的時候,拖兒帶女的從山東老家闖關東過來,慢慢的適應了這邊的生活,“蛤蟆頭”就成了他的最愛,每天干完活兒或者閒着沒事的時候,必然會給自己捲上那麼一顆。
葉晨打小也是在東北長大的,對於這種事情可以說是輕車熟路,所以哪怕是來到了這個世界,也不會有任何的生疏。只不過平時不怎麼抽,冷不丁來上一口,勁兒大的蛤蟆頭吸進肺裏,讓他感覺肺部有一種炸裂的感覺,不由的劇烈咳嗽了幾聲。
周志剛看到老兒子這副德行,心疼又好笑的幫他捶了兩下後背,然後一把奪過了葉晨手裏的菸捲兒,直接摁滅在了菸灰缸,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