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青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不是廢話麼。”錢凡打着方向盤道:“建設部那邊應該已經安排了,厲欒心思從來都細密的很,估計早就想到這事兒了。”這揚州城的善後工作,全是那個不動聲色的女人接手的。她妝容冷豔,做事我行我素,卻從來不出茬子。自穿越之後,她的打扮就被諸多古代人給予過異樣的眼神。臉皮薄一點的,譬如孫越這樣的小丫頭,都不太敢穿露小腿和胳膊的衣服,自那以後都是穿着外套長褲出去辦事。可厲欒可是冬天都會穿小皮裙長筒靴的主,哪裏會顧忌這些人的目光。於是那個踩着高跟鞋披着波浪卷的身影,就成了揚州城裏一道奇異的風景線。建設部的下屬們早就被調教的服服帖帖,平時她到哪都有兩個人自覺跟着當保鏢,而南城牆的修復,和城區地圖的繪製工作,也井然有序的進行起來。閒談之際,車子停在了熱電廠廠區門口,柳恣先下了車,把這行動略有些遲緩的老頭扶了出來。那郭棣在站定之後,先是用腳掌感受了下平整又堅硬的地面,還頗有種彎腰摸一摸的衝動。下一秒,當他抬起頭,看向遠方的時候,整個人都愣住了。“通——通天塔?!”幾個煙囪高聳入雲,紅白的油漆有些掉色。對於當地人而言見怪不怪的東西,對於這樸素的老人而言,卻不亞於見到了宏偉的金字塔。郭棣作爲一代名將,年輕的時候去過太多地方,無論是汴京還是何處,都不曾見過這樣宏偉的東西。“這——這可是聖壇與聖塔?”柳恣噗的笑了一聲,知道老頭兒把這紅白色油漆當做什麼宗教式標記了。錢凡不急着解釋,任由那老頭在那驚呼各種話,只湊到柳恣耳邊道:“咱要是建個邪教,搞不好能瘋狂的搞事情。”確實……現代科技在古代人面前,簡直如同奇蹟了。在近代時期,一百年的時間差都會有科技發展的分水嶺。更何況他們兩城人相隔千年,恐怕更難互相理解。柳恣心裏還在思量着怎樣讓江銀與揚州人互相往來,有點走神的嗯了一聲。“想什麼呢。”吳恭拎着鑰匙走了進來,笑眯眯的跟郭棣打了個招呼:“郭老先生好啊。”他非常自來熟的一手攬上那老頭的肩,像帶鄉下來的老爺爺一樣進去參觀:“這煙囪啊,不是用來禮佛的,這是咱們這兒的人建的啦,大概花了半年多——”“半年?!!”其他幾人跟在他們身後慢慢的走,心裏裝着不同的事情。在所有人之中,錢凡算是了無牽掛,最輕鬆的那個人。他在部隊呆了太久,退役以後去了公安局,又開始着力整頓整個鎮子的治安環境,佈置天網式的監控設施,這輩子都如同燭火般發光發熱,以至於現在都沒有成家。父母倒也隨他去,不催不問,只叮囑他照顧好身體,別受傷。2030年的時國已經有成熟的養老體系,加上普遍的婚姻和生育自由,人也活的還算輕鬆。而其他人,則沒有那麼幸運了。柳恣的父親是企業家,母親在華京擔任高官,現在天人永隔,再想念也無濟於事。更何況,他要面臨的問題太多了。在還在做鎮長的時候,柳恣就幾乎沒有怎麼好好休息過,哪怕是鎮子裏的大小計劃告一段落,還要去國內和國外考察學習,不斷地調整新的方案。現在異常順利的拿下了揚州城,他要負責的東西是直接翻了數倍。揚州城的城市改造和經濟建設,揚州城外的電網布控和對外敵的防禦,還有江銀鎮和揚州城的關係如何處理……以至於在最近半個月裏,他連睡着的時候都在下意識的思考這些事情,夢都沒法佔據他的時間。吳恭和厲欒都是一心撲在工作中,但前者是爲了忘掉那些不開心的事情,短暫的逃離殘缺的生活。厲欒相對穩定一些,只是有些頭疼自己沒辦法分身,要管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今天是熱電廠開爐的日子,按理說應該非常熱鬧纔對。往常遇到同級別的事情,總歸會剪個彩說幾句場面話,大家一起歡呼幾聲,回頭還會聚在一起擺幾桌酒。但是由於軍部和工程部的人們都在各忙各的,熱電廠的職工也被削減了近六成的名額,整個廠區都空空蕩蕩的,只有少數工作人員在匆匆忙忙的往來。老廠長本來以爲自己要退休了,誰知道異變之後還會被返聘回來,正熱情高漲的指示安全檢查員通報各環節的檢查情況。在隨他們走進廠房指示區的時候,郭棣幾乎說不出話來。這裏的室內明亮寬敞,卻找不到蠟燭和油燈。四周都是白牆,人們穿着怪異的服裝,每一樣東西他都不認識。“郭先生,”柳恣輕輕拍了拍他的肩,示意他不用緊張:“你們城市的服裝和生活方式,我們不會干涉太多。”“除了對身體有害的東西,必須要調整之外,其他都自便就好。”郭棣略有些僵硬的轉過身來, 規劃人們的居住環境,可以說是相當的兩極化。從航拍和俯瞰的角度來看,富戶和大家族擁有相當可觀的房產,家裏別說養幾個小妾和一窩孩子了,就是養一羣馬都沒有什麼問題。與之對應的,是數萬人的苟活度日。在巡視街道的時候,他們一度詫異商業的繁華,與街道上人們衣飾的講究和精緻。但畢竟是來管理城市,而非觀光旅遊的。風景獨好的那幾隅看幾眼就夠了,更多要考慮的,是這裏的普遍問題。首先是住房問題。由於房價高昂,絕大部分住戶都沒有自己的房契,能夠住磚房瓦房的,大多是十幾人租賃一間小屋子,如同現代都市裏的貧民窟一般蜷縮着睡在一起。而連房租都交不起的人,只能在茅屋、草屋甚至是房檐下生活。郭棣這幾天跟着柳恣到處巡查,也頗有些驚訝。他驚訝的倒不是房舍的破爛、底層人民生活的如何不堪,而是這個白麪郎怎麼管的這麼細。這揚州城拋開那三四條繁華的街道,其他地方的房舍大多是長方形的平面,屋頂多爲草葺又或者瓦葺。雖然普通人家都生活在簡陋的茅草房裏,卻也都懂得生活情趣,不僅大多在院內蒔花植樹,附近也打掃的乾淨整潔,沒有凌亂感。在占城之後,柳恣既不宣佈這地方歸臨國所有,讓郭棣喚他柳先生而不是陛下,老頭雖然納悶,但也心裏暗自慶幸。“柳先生。”在又巡視完一處民居之後,他忍不住開口道:“您別看這院子不如您那邊的高牆鐵壁堅固,都城——哪怕是從前的汴京,裏頭的房子也大多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