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年之後,在高麗人的建議下,忽必烈派出蒙古使臣前去日本,向他們提出了前來臣服的要求。
倭國受到唐宋文化的影響,和當初的南宋,金,遼都有很好的外交關係。
而且由於文化的深入影響,倭國對於蒙元非常的看不起,認爲就是一羣野蠻人。
蒙元強大是強大,但是雙方之間畢竟有一海之隔,倭國人對蒙古人並不是那麼畏懼。
對於蒙元提出的臣服要求,置之不理。其中蒙元使臣趙良弼,在倭國呆了三年的時間。
但是他沒得到倭國天皇的接待,也沒有得到倭國幕府將軍的接待,只能無奈返回。
忽必烈是天生的征服者,在蒙古人所到之處,亞歐大陸的衆多地區和國家都無力抵抗,他建立起了一個空前遼闊的帝國。
而作爲一個征服者,他的骨子中流着的是征服的血,在周圍全部稱臣的情況下,唯獨倭國不但不臣服,但流露出看不起的意思。
這讓忽必烈怎麼接受得了?
他奮起三萬聯軍,大小船隻近千艘,風風火火地開始了第一次遠征倭國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