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太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朝壓一案”的效果比齊君元要求的還要好。遠處的山形景象在樓鳳山所設對照物的作用下已經產生了極大的心理暗示,再配合上下道線,導致開路的隊伍不停地加大腳步、加快步伐往前走。而王炎霸本來要以虛影做個假陰涼處的,當過了未時天氣不再炎熱之後,他立刻改變方案,將虛影變成摺疊影,這樣不但讓人覺得前面的景物近在咫尺不斷加快腳步,而且還讓行進的腳步變得不穩,不時出現顛簸和磕絆。
另外,王炎霸本來每隔二十步就要在路邊做個突出的假草葉來配合樓鳳山佈下的趨向石。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直接搬弄了一些雜草種在道路邊和路上的石縫中,並且每兩步就有一處。這不但讓行進的隊伍在不知不覺中往一邊偏移,而且爲了避免被雜草絆到,使隊的人在行進過程中還會大幅度避讓或跨過,這樣就會不可避免地將靠近下坡一側的人強行往外逼推。所以當到了路尾那一段實際坡度稍向外傾斜的地方時,整個前隊已經是緊貼着外側的路邊在走。而且隊伍一片混亂,跌跌撞撞,磕磕絆絆。就算沒有秦笙笙佈下的“驚粉”讓內側騎卒的坐騎驚狂將人往外推擠,單單這麼走也會讓一些人在走出路尾之前跌向下面的陡坡。
而秦笙笙的“驚粉”也撒得恰到好處,那位置正好是整個前隊速度最高、偏斜最大、碰撞最多又偏偏還沒來得及進行調整的瞬間。馬匹是一匹一匹按順序跳撞出去的,就好像是排着隊聞“驚粉”、排着隊跳撞。這速度正好配合上外側兵卒越走越快的步伐,配合上傾斜的路面。先是馬撞人,然後是後馬撞前馬。人在衝跌翻滾,馬匹也在衝跌翻滾。整個隊伍就像往陡坡下傾倒的瀑布,一發便再不能收。
前隊中只有最後幾個騎卒勒住了馬匹,沒有隨着前面的隊伍栽下陡坡。但是他們剛勉強勒住馬匹,還未從驚恐中理出一點正常的思維來,就已經被連續滾下的“滾木籠”砸落江裏。即便沒砸落江裏的,也都被“滾木籠”釘死在了路面上。
“滾木籠”其實就是一人多高帶斜撐的木頭框子。框子包括斜撐都是用原木綁紮而成的,每根原木綁紮好之後兩段都支出一尺多長,並且削成尖端。這種“滾木籠”最早是守城器具,由墨家發明。但最初守城用的“滾木籠”要小許多,綁紮得也更細密些。而且爲了增加攻擊力,還會在籠中裝入石頭和磚塊。
製造“滾木籠”並沒什麼了不起的,一般的木匠、柴夫都能做。但齊君元製作的“滾木籠”卻有着獨到的妙處,這是一般木匠、柴夫無法辦到的。
這獨到的妙處就是“滾木籠”能從樹林中滾出,滾衝下山坡並落在路上。這看似沒有什麼了不起,卻是經過對坡度的測量、距離的測量,對木籠材質重量的測量,然後通過計算,確定木籠的大小、兩段支出的長短、施放的角度和起始位置。否則一個四方的木框,而且所有角上都有支出部分,怎麼可能一路滾下,中途不會停住?也不會滾得太急衝過路面繼續往下,最後偏偏是恰到好處地釘在路面上?
一個“滾木籠”釘在路面上不足以擋住七輛主車,所以這些木籠是連續着滾滾而下。十幾個“滾木籠”扎堆在一起,便將那路堵得死死的,不花費些工夫肯定打不通。
使隊的護衛們反應很快,他們根本沒有考慮怎麼打通被堵的道路。因爲就算打通道路前面等着的也可能是更大的殺機,否則開路的人馬怎麼會瞬間就折損得不剩一個。但是來路他們自己剛剛走過,可以確定是安全的,所以調頭往回逃走纔是上策。
馬車的車頭才調過來一半,又一堆“滾木籠”翻滾而下。這次砸下的位置是在七輛主車的後端,不但釘牢了路面、堵住了道路,而且還將在後面押住主車的副職都尉連人帶馬砸在了下面。七輛主車進不能進、退不能退,所有護衛只得收縮防守,將車輛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