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太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唉!女子只知幃間樂,哪裏得知國事愁啊。兩國聯盟最懼信道不通,這你解得了?”
“這我雖解不了,但也不是誰都解不了的大事呀。我瞧那日帶我入成都的趙崇柞大人就是個精明強幹的棟樑之才,手下又能人衆多,通信道之事我覺得他就能解得。”
孟昶一聽這話猛然醒悟,對呀,自己原先只是用自己身邊親信或李弘冀身邊親信傳遞信件。這些人雖然可靠,但都是宮中、府中養尊處優之人,行路傳信之事一旦遇到波折便無法應對。而九經學宮的人雖然是經過各方面嚴格訓練的高手,但是他們平常都是作爲內宮防衛,江湖經歷很少。否則的話那麼多高手隨華公公去蜀、楚邊界接應豐知通,怎麼都不可能全軍覆沒呀。只有趙崇柞掌管的不問源館網羅的都是江湖異士,可奔馳千里取人首級,那麼讓他們給自己和李弘冀暗建一個祕密信道應該不會有大問題。
第二天早朝之後,孟昶單獨留下了趙崇柞,將自己的想法對他說了。
剛纔早朝之上已經向衆大臣通報了大周軍入境之事,並且將已經在進行的兩個策略告知衆大臣。因爲那兩個策略畢竟是倉促間想出的急辦法,所以還需要集思廣益補充其中不足,最好將後續的可能和應對措施也商量出來。不管戰爭還是政治,都像是在下棋,比對方多想一步那麼勝算也就多出一分。當時朝上建議最多的就是聯合南唐、北漢夾擊大周,所以孟昶剛提出要在自己和南唐太子李弘冀之間連接一條可靠的祕密信道後,趙崇柞馬上就知道這是出於什麼意圖了。
“建起信道並不難,我不問源館本身在各國就安插了密探暗點。主要的問題是南唐李弘冀那邊如何知道我們新的信道,我們不問源館與他們從無來往,而且不問源館的人都是江湖中人,李弘冀又如何能相信他們?”對於趙崇柞來說,傳遞信件真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如何和李弘冀掛上鉤。
孟昶想了想,他覺得這真是個問題。原來自己的親信以及李弘冀的親信,都是在他們初次結盟時見過面的,然後又帶着相互間指定的印符、標記。而現在突然換人前往,就算依舊有指定的印符、標記,但仍是難以讓李弘冀確信。最好是有什麼能代表自己的人前往南唐,一則是將這次大周兵入蜀國的事情與之協商對策,再有就是對新的信道予以說明。方便的話甚至可以確定幾個以後專門的傳信人,並帶到李弘冀處讓其確認。
那麼誰去合適呢?這一次孟昶沒有多想,因爲他面前只有趙崇柞,而秦豔娘也對趙崇柞推崇備至。所以能代表自己前往南唐見李弘冀,商議應對大周的辦法、搭建新信道的人選非他莫屬。
當知道孟昶要派自己前往南唐後,趙崇柞很是猶豫。因爲毋昭裔已經替孟昶前往巴州傳旨給李廷圭了,然後自己再前往南唐的話,成都府中便再沒有個能時刻提醒孟昶、穩住蜀國朝堂的人了。這樣一來恐怕會讓王昭遠這種人乘機弄權,搞亂了朝綱,搞冷了民心。到時候就算外敵退去,所遺內患亦會無窮。
擔心歸擔心,趙崇柞卻是沒有想任何辦法來改變孟昶的決定。一個臣子要想改變君主作出的決定是需要極大勇氣的,而且也是十分沒有必要的。所以趙崇柞做了一些準備,第三天便上路趕往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