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規矩立了以後,倒也頗見成效,晚年時,他見各房兒孫雖然能恪守家訓,但孫子這一輩已有些人不思上進,完全依賴長房,靠紅利渡日,更有些孫子成年後即廣納姬妾,望多生兒子多佔紅利。朱太公心憂於此,思之再三又加規定,凡族中子孫均需品行端正,並至少習藝一門,除長房繼承家業的外,需以此藝謀生。
所有男兒從十歲起,每年均參加族中考試,由族中請此藝中高手前來品評,評分優良中差四等,每等的年底紅利有較大不同。十六歲考覈後,需以自己的手藝謀生,每三年考覈一次,考覈十次,直至三十年後,四十六歲時方止,到時就按這些年來的平均等級領取紅利終生。所有的女兒在十五歲時,必須進行鍼線女紅、或琴棋書畫等考覈,也以優良中差四等來確定嫁妝多寡。
家訓中還規定子孫們娶妻納妾至多三妻四妾,餘者不再給妻妾名分,若能在朱家從一而終,方能名列族譜,其所出子女姓名可入族譜,但其所齣兒子自十歲起參與考覈後,所發紅利按妻妾子半數領取,十六歲後便只發放一次性成家紅利,不得再享受每年分紅。女兒亦在十五歲時參加考覈,但嫁妝亦是按妻妾女兒半數領取。
此令一出,族中子弟叫苦不迭,但收效卻是甚好,驕奢淫逸之風大減,娶妻納妾也有節制得多。後經十幾年的運行操作,族中長老又逐漸完善了各項考覈制度,對有特殊才能或特殊貢獻,如忠孝仁義之人,考取功名之人等等皆有特殊獎賞。還有對那些纏ian病榻、或遭天災人禍之族人的特殊照顧。
幾十年後,族中子弟無論男女人人爭先好學,以德才兼備爲榮,以不學爲術爲恥。如有那未列妻妾名分的子女,更是爲了爭一口氣,用心學習多種才藝,以期獲得族中認同獎賞,出了好些才子才女,這倒是朱太公當年定這規定時沒有想到的。許多有才子弟成年後自己生活得甚好,甚至不願領取家族紅利。族中長老商議後,便在老家花坪辦了個朱氏善堂,讓大家領取紅利後,再各憑心意捐出。這些款子放在公中除了遍請名師,興辦義學,教導資助朱氏求學上進、又有天賦的子孫,還修橋鋪路,賑災扶貧,四處爲善。
後來族中人丁興旺,子弟衆多,便每年在朱家長房定居的香溪進行秋考,年考成績及每年的嘉獎和撫卹情況,還有族中義舉善行均要曉諭全族。有些不肖子孫行出缺德不義之事及所受之處罰也一併告知各戶,族中子弟莫不深以香溪秋考時獲得嘉獎爲極大的光榮。
這朱兆年頗是精明,深得其父真傳。其父朱家掌門人朱老太爺七、八年前就在香溪後苑養老,把生意上的事情逐步交給了長子打理,除了重大的事務外極少過問。朱兆年有二子一女,這長身玉面的便是他的大兒子,也是朱家將來的掌門人,朱景先,十九歲。這位年輕稍輕的便是小兒子朱景亞,十六歲。這大兒子長得白淨斯文、俊秀儒雅,更似母親。這小兒子膚色稍黑,圓眼大嘴,虎頭虎臉,更似他爹年輕時的模樣。只是這性情,卻是顛倒過來,長子沉穩似父、二子活潑似母。朱兆年對這兩個兒子雖然表面嚴厲,但心中卻着實疼愛得緊。
前幾日,朱府收到親戚劉府送來的喜帖,說是長子劉良行成婚,娶吳國五公主,請親家光臨。朱兆年就把這差使派給了小兒子,可朱景亞卻不願意,正鬧着彆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