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爲了要趕到突厥王廷,救出他的兒子,一路馬不停蹄,這日來到了喀拉沙爾河河畔,他那匹坐騎經過了長途馳驅,又剛剛穿過一段數十里的沙漠,食水不夠,人尚未乏,馬卻早已累得不堪,直噴口沫,嘶嘶喘氣,如今忽然發現了一條河流,當真是比叫化子拾到了金子還更高興,於是李逸跳下馬來,牽着坐騎,到河邊喝水。
就在這時,只聽得駱駝聲響,李逸抬頭一看,見是兩個裝束古怪,深目勾鼻,頭纏白布的漢子,合乘一匹駱駝,也來到了河邊。看他們的相貌,不像是普通的維人。
這兩個人跳下駱駝,拿起皮囊,正待盛水,看見李逸,神情似乎有點異樣,一陣躊躇,又從河邊折回,騎上駱背,看情形似是不願意和陌生的人同在一起。
在沙漠上的旅人,碰到了同路的旅客,本來是很值得高興的事,尤其是人數少的,更願意結伴同行,好在旅途上彼此有個照顧,但這兩個漢子不但沒有歡悅之容,反而好像要避開李逸,這就不能不令李逸有點奇怪了。
李逸上去試用維語招呼,那兩個漢子卻似是聽不懂他的說話,嘰嘰咕咕的一面說一面搖頭,不待李逸走近身前,便騎着駱駝走了。
李逸聽他們的口音,看他們的裝束,心念一動,想道:“敢情是兩個從花剌子模來的商人。”花剌子模是中亞的一個大國,是突厥勢力所及的一個國家,名義上雖然不是突厥的屬國,但也年年給突厥可汗繳納貢物,曲意修好,怕突厥攻打它。花剌子模和突厥的商人時有來往,在突厥做行商的外國人,十有八九都會懂得維族的語言,但這兩個漢子卻不肯用維語答李逸的問話,李逸也不知他們真的不懂還是假的不懂,但人家不理會他,李逸討了一個老大的沒趣,不便與他們搭訕,只好退下,讓坐騎喝飽了水,便放它在河邊歇息。李逸也在樹蔭下閉目養神。
那匹駱駝走了還未到半里之地,天空出現了兩隻兀鷹,李逸聽得兀鷹的叫聲,睜開眼瞧,但見這兩隻兀鷹,正向駱駝撲下,原來駝背上掛有風乾的牛肉,那兩隻兀鷹準是餓得慌了,所以撲下來搶肉喫。
這種草原上的兀鷹大得驚人,兩邊翅膀張開,就像一團黑雲似的,扇得地上沙飛石走,呼呼風響,那兩個花剌子模的商人在駝背上身形一側,酷似中原武學中“倒掛金鉤”的身法,雙足一撐駝背,避開了兀鷹的利爪,雙刀齊出,橫削過去,但聽得“喀嚓”一聲,先撲下來的那頭兀鷹給利刀斬了一下,抓不中那塊牛肉,卻抓破了縛在駝背上的一個包裹,包裹裏的東西嘩啦啦地掉下了一大堆,第二隻兀鷹又撲下來,但見刀光疾閃,羽毛紛飛,那隻兀鷹似是知道厲害,一撲不中,也飛開了。
李逸喫了一驚,心想:“這兩個花剌子模的商人身手不俗,居然對付得了這種草原上的大兀鷹!”看那掉在地上的東西,卻原來是一支支的犀牛角。這是很貴重的藥物。李逸恍然大悟,想道:“是了,這兩個商人乃是做藥材生意的大商人,他們大約怕我是個強盜。會搶劫他們貴重的藥材,所以避開了我。但他們既然具有這等武功,卻又何至於懼怕單身的強盜?”
那兩隻兀鷹抓不着那塊牛肉,心有未甘,在上空打了一個盤旋,又再撲下,這一下來勢更猛,但那兩個商人也早有了防備,但見他們把手一揚,兩柄飛刀破空擲出,那兩隻兀鷹也真厲害,居然伸爪抓着飛刀,可是那兩個商人的飛刀發得快如電閃,兩刀方出,後面的兩柄飛刀又相繼而來,那兩隻兀鷹再騰出一爪抓着,兀鷹到底不如武學高手的高明,它們抓着了飛刀,不會還擊敵人,大約又給飛刀割傷了少許,在空中呱呱大叫。四柄飛刀還未墜地,那兩個商人第三次發出飛刀,但見銀光疾射,這兩隻兀鷹喫過一次苦頭,這回不敢用爪再抓,卻用翅膀將飛刀扇落,但因此身形也便下沉,似是因爲既要扇開飛刀,又要展翅飛騰,兩難兼顧,甚爲喫力的模樣。說時遲,那時快,那兩個商人第四次發出飛刀,但見刀光電射,那兩隻兀鷹發出悲鳴,倏然間展翅凌空,疾飛而去,不敢再惹那兩個商人。原來每隻兀鷹都被飛刀刺瞎了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