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個老人正是康熙皇帝。他八歲登基,在位差不多六十年,人也近七十歲了。近年來他已不大理事,在養心殿裏優遊歲月,這晚月色很好,他一時興起,帶了兩個太監,在園子裏慢慢地逛,想起自己一生文事武功,都已到了頂點,坐帝位之久,更是歷代少有。但一生就快過去了,這些文事武功也將如煙消雲散。他忽然感到寂寞,想找些老朋友談談,但老朋友也沒有幾人。皇后和自己少年時寵愛的妃嬪也都差不多死光了。他在月光下慢慢地走,走過了荷塘邊那座冷宮。
冷宮裏飄出一陣琴聲,好像是什麼時候聽過的?哦,那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康熙皇帝在琴聲中靜靜思索,問太監道:“誰在這冷宮裏?”太監道:“聽說是一個年紀很老的宮娥。”康熙奇道:“爲什麼不放出去?關了多久了?”太監道:“回皇上,奴才也不清楚。奴才進宮時,那個宮娥已經在裏面了,也時時彈琴,誰也沒理她。”康熙皇帝又靜聽了一會,驀然想起有那麼一個宮娥,自己在約三十年前曾召幸過她,那一晚她彈的也好像就是這個曲子,過後自己事多,也就忘了。想了一想,問太監道:“這個宮娥是不是漢女?”太監道:“聽說是。”康熙道:“是不是瓜子面兒,眉毛很長的?”太監道:“稟皇上,奴才沒見過。她在冷宮裏總不肯出來。”另一個太監插口道:“是呀,皇后死了,看守的也撤了,她還是不肯出來走動。”康熙皺眉道:“哪有關這麼久的?你們在外面等侯,我進去看看。”
冷宮裏唐曉瀾母子在琴聲中凝思,忽然聽得有腳步聲,唐曉瀾一閃閃到帳後,康熙皇帝已推開房門,走了進來。那女人抬起頭來,問道:“你是誰?”四目交投,頓時呆了。康熙皇帝看了一陣,依稀記得,問道:“你是海棠嗎?”
那女人動也不動,木然說道:“萬歲爺,海棠在二十八年前已經死了!”康熙道:“你不是海棠?”那女人道:“你看我在這裏和死差什麼?”康熙皇帝看她白髮斑斑,想起自己也老了,這二十八年來自己安然做太平皇帝,而她卻在冷宮裏等死,忽然感到有些愧意,坐下來道:“皇后也太忍心了,把你關了這麼多年,我一點也不知道。你犯了什麼罪呢?”那女人道:“皇后說我私自獻媚,迷惑皇上,敗壞法紀。”康熙嘆道:“那真是委屈你了,不過皇后也死了十多年了,這筆賬也不必算了。我明天把你放出來,封你做淑妃。”康熙以爲她必定下跪謝恩,哪知她還是木然不動,冷冷說道:“謝皇上,皇上不要再把我消遣了,現在我的家人都死光啦,我也不怕死了。”康熙道:“咦,你說什麼?你恨我嗎?咱們都老啦,還能有多少歲月?你出來陪我聊聊,氣也會慢慢平了。”那女人手按瑤琴,仍是木然不動。康熙又嘆了口氣,問道:“那麼你想要什麼?”那女人眼睛一亮,忽然說道:“我要你讓我的兒子安然出宮!”康熙陡然一震,問道:“什麼,你的兒子?那一晚你就有了?敬事房的太監爲什麼不告訴我?你真的會有一個兒子?那這麼多年他藏在哪兒?”那女人道:“這些年來,他在江湖上飄蕩,現在呢,卻在這裏,就在這個房子裏!”康熙皇帝大喫一驚。
唐曉瀾倏的從帳後跳了出來,激動地嚷道:“你把我的媽媽害得還不夠嗎?你讓我們母子都出宮去!”康熙皇帝忽見一個高大少年,站在自己的對面,眼光有如寒冰利剪,面貌果然有點像自己,不覺打了一個寒噤,陡然想起自己在五臺山上害死父親的事(見拙作《七劍下天山》第一集),失聲說道:“你,你,你想替母親報仇嗎?”唐曉瀾頹然坐下,揮揮手道:“你不願放我,你就走吧。”康熙定了定神,看這少年雖是風塵滿面,卻自正氣凜然,不覺頗爲內疚,說道:“你就留下來吧。”唐曉瀾道:“我寧死也不留在這兒!”康熙嘆口氣道:“你走也好。”他也知道自己十幾個兒子正在爭權奪位,若再添一個,更不得了。何況他是漢女所生,多年在外,宗人府的名冊也沒他的名字,就是要讓他複姓歸宗,也要大費周章。但眼看這對母子,心裏頗爲難過。又不想自己的骨肉在江湖流浪,想了又想,又道:“那麼我給你一個官職吧。”唐曉瀾道:“我更不稀罕!”康熙道:“那麼你就連父親也不認了嗎?”唐曉瀾忽然痛哭失聲,“父皇”二字怎麼也叫不出來。
<figure> </figure>
康熙道:“你出去打算做什麼?”唐曉瀾道:“你別迫我!”康熙奇道:“我迫你什麼來了?”忽然眼睛一閃,說道:“你也想爭奪皇位?骨肉相殘?”唐曉瀾道:“要搶你家皇位的是漢人。我什麼也不要。”康熙道:“好,你一定要出去,我就讓你出去。你以後還要見我嗎?”唐曉瀾道:“我但願奉母親終老,走得遠遠的,永不再打擾你。”康熙更覺難過,又道:“我願意答應你一件事情,你有什麼要求嗎?”好像不給他們母子一點東西,就於心不安。唐曉瀾想了想,道:“好,那麼我想見四殿下,求他答應我一件事情,他一定做得到的。”康熙皺了皺眉,說道:“你倒有事情求他,連我都做不了的?你的四哥近年很爲跋扈,也許他真有一些本事。”康熙對允禎頗爲憎厭,他想難道這孩子認爲他的四哥一定能繼承皇位,所以要預先巴結他?又道:“好,我依你便是。但我倒願意你親近你的十四哥。我可以讓你做他的副手。”康熙最歡喜第十四子,這時正統兵西征。唐曉瀾道:“我只要見四殿下。”康熙道:“好,你隨我出去,明天我把你的媽媽放出宮。”攜了唐曉瀾的手,緩步走出冷宮,兩個太監大喫一驚,康熙道:“這是新來的衛士,是我叫他進冷宮來的。”兩個太監自然不敢出聲,看看月亮,月亮已近天心,太監道:“皇上該安歇了,明天又免早朝吧?”康熙道:“免!”默默的和唐曉瀾穿花拂柳,走出園子,步過永壽宮,步向養心殿,唐曉瀾忽然“咦”了一聲,拉着康熙向花蔭深處一伏,說道:“有夜行人飛上外面的大殿!”
康熙道:“爲什麼我看不見?”唐曉瀾道:“那人的身法太快了!”康熙心想:若是宮中衛士,也不敢飛身上外面大殿。但若要說是外人,那卻是萬不能夠。心念一動,悄悄說道:“你從這裏向左走,靠着院子的白石欄杆,數到第十三塊石頭,把石頭揭起,有地道通到外面的大殿柱後,你偷偷出來,看有沒有人在裏面,若然有人,你記着他的面貌。”又把隨身佩帶的一塊漢玉取下,交給他道:“若是給人發現,就以此爲憑,說是新來的衛士好了。”唐曉瀾接過漢玉,從地道里進入大殿,躲在柱後,忽見外面走進兩人,抬起了頭,咬着耳朵說話。唐曉瀾也抬頭一望,只見上面懸着一塊大匾,正面題着“正大光明”四字,唐曉瀾暗道:“這兩人盡看着匾額做什麼?”等了一會,那兩人低下頭來又在商議,匾額後面橫樑,忽然伸出一個人頭,唐曉瀾一見,幾乎叫出聲來,原來躲在殿上橫樑後的竟是一個女孩,而且不是別人,正是馮琳!
原來當日馮琳帶允禔去探允禎的病,曲曲折折,走了一會,帶允禔上了書樓,推開一間房門,說道:“四殿下就在這裏養病。”允禔探頭一望,忽然裏面嘶嘶有聲,滿屋子裏大蛇小蛇糾結成團。馮琳尖叫道:“我開錯房門了!”身子一撲,手肘突然在允禔腰際碰了一下,允禔如中鐵錘,痛得大叫,馮琳已一個筋斗翻下樓了。屋內的蛇蠕蠕而出,允禔帶來的衛士不敢私闖入房,允禔又已昏迷,只好背起他急走。
允禔去後,在四皇子府中留守的韓重山和雙魔都責備道:“你這個孩子怎麼如此胡鬧?”馮琳道:“他回去生氣也沒用,我只是一個小丫頭,到他責備四殿下時,你們可以推說皇府中的丫頭數以百計,知道是誰?而且就是他們倆兄弟到皇帝面前爭論,皇上也不會相信,一個小女孩會把他打暈。”韓重山道:“哼,瞧不出你這娃兒這樣厲害!”心中暗想:好在雙魔有先見之明,用怪藥把她迷了本性,令她到皇府以前事都記不起來,要不然真難以長久的哄騙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