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曉瀾與呂四娘再三道別,甚爲悵惘。他對呂四娘雖然早無雜念,但恩深義重,到底不勝依依。尤其是想起楊柳青時,更覺得呂四孃的可愛可敬。楊仲英瞧在眼裏,急忙催唐曉瀾快走。
楊仲英走後,甘呂白魚四人也收拾行李,徑赴杭州。第三天一早,到了杭城,在湖濱一間旅舍投宿,商議晚上探衙。時間尚早,四人僱了一艘小艇遊湖,湖平如鏡,游魚可數,舟行片刻,忽見有三座塔尖,浮出水面,風姿古樸,倒影奇幻;石塔邊是一小島,島上花草叢生,樓臺隱約。魚娘喜道:“這裏真美!”呂四娘笑道:“這是西湖最美的地方,名爲三潭印月,湖中有湖,島中有島,園林佈置之佳,冠於東南。據說還是蘇東坡所建的呢。魚妹既然喜歡,咱們上去玩玩。”四人舍舟登陸,步過九曲橋欄,魚娘滿懷歡悅。呂四娘忽然把手一指,道:“湖山勝處,不乏雅人。你看那個少年!”
魚娘放眼望去,只見湖面一艘畫舫,緩緩搖來,舟中一個少年,約莫二十歲光景,生得面如冠玉,貌比潘安。舟中安了一副茶几,上有清茶一壺,瑤琴一具,這美少年引琴歌道:“渺渺澄波一鏡開,碧山秋色入杯來;小舟撐出丹楓裏,落葉輕風掃綠臺。”歌聲順着湖面蕩去,曲折悠揚,十分悅耳。白泰官也讚道:“此人不俗。”
“三潭印月”是西湖上的一個小島,這個“島”實際是一個環形的堤岸,圍成小小的內湖,中間又有一個更小的島,所以說是“湖中有湖,島中有島”。而在湖與湖、島與島之間,綴以亭臺樓榭,高低隱現,玲瓏浮突,無一處不顯匠心。呂四娘道:“咱們到裏面去吧。”步過九曲橋欄,穿過卐字亭、一寄樓等處,曲曲折折,走到了垂楊深處,只見一座茶亭,十分精雅,上題爲“迎翠軒”,兩旁一副對聯,寫的是:“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呂四娘讚道:“這副聯寥寥十四字,活畫出西湖景色,與平湖秋月之聯,可並稱雙絕。”甘鳳池笑道:“八妹遊蹤所至,最好記那些名勝地方的詩詞聯語之類,我可沒有這份耐心。”魚娘這幾年幽居荒島,閒時也讀詩書,見呂四娘說得高興,便道:“呂姐姐,你就把平湖秋月那聯一併念給小妹聽吧。”呂四娘笑道:“你忙什麼,等會我們再到‘平湖秋月’去玩,你大可把那些佳聯都抄下來。”但還是念道:“憑欄看雲影波光,最好是紅蓼花疏,白蘋秋老;把酒對瓊樓玉宇,莫辜負天心月滿,水面風來。”魚娘聽在耳裏,念在口裏,一個個字在舌尖打滾,但覺如嚼甘欖,滿口甘芳。
四人進了茶居,憑欄坐下,茶博士過來問道:“四位各衝一杯藕粉,再泡兩壺龍井如何?”西湖藕粉和龍井茶最是有名,呂四娘點頭道:“就是這樣。”
迎翠軒中茶客寥寥,東首一桌,獨坐着一個老頭,見甘呂等四人進來,似乎頗是留神,看了又看。呂四娘見這人面貌頗熟,一時卻想不起來。
坐了一會,竹簾開處,那舟中的美少年走了進來。甘鳳池見他氣宇軒昂,英華內蘊,暗自留心。那少年也衝了一杯藕粉,泡了一壺龍井,憑欄坐下。雙目炯炯,目光對甘鳳池這邊投射過來。
呂四娘和魚娘都改了男裝,那少年目光橫掃過來,魚娘不知不覺低下了頭。呂四娘悄悄在桌子底下用腳碰了她一下,道:“五哥,你看這湖上的睡蓮,古人詩云:留得殘荷聽雨聲,但聽那游魚喋喋之聲。現在雖無細雨,荷也未殘,看那荷上圓珠滾動之狀,令人益增喜悅。”魚娘一聽,知是呂四娘暗中提醒於她,故意叫她做五哥,讓她記起自己是個“男子”,心中不覺好笑,但轉念一想,又不禁悚然暗驚,自己這一無意之中,露出了女兒羞態,若然給這少年看破,豈非不便。
那美少年卻似並不怎麼注意,掃了呂四娘一眼之後,眼光又移到孤單老頭身上,那老頭似有了幾分酒意,倚欄吟道: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