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治心中一動,看馮琳時,馮琳已瞌了雙眼,轉了個身,又睡去了。李治心道:爲什麼她盡掛着離魂症,咦,她的性情和在天山之時很不相同,許多兒時的事也不記得,莫非也患了離魂症了?且別理她,先把這解毒專編看了再說。
李治因爲舅舅武成化通曉醫理,他也頗有點醫學常識,讀起來比馮琳容易得多。看了一遍,心中大喜,原來解七煞白眉針之法,和解其他針毒之法一樣,並不需要特別解藥,可以用傅青主獨創的鍼灸之法治療。先用銀針刺有關穴道,人體本身的抵抗力會因此而受激發,可令毒性漸漸減弱,然後用巴豆令病人大瀉,餘毒從糞便中排出,銀針細小,縱留在體內,取它不出,也無足爲害了。
李治喜孜孜的將書放好,驀然想起地處荒山,既無可供鍼灸之用的銀針,又無巴豆可買,如何是好。想了一想,從洞口望去,滿山修竹,想道:我削竹爲針,大約也會有效。至於巴豆,雖然無處可買,但卻可用別物替代,總之能令病人大瀉一場便行。記起有一種山果,在半生未熟之時採下,一喫之後,便會腹瀉,想必也可替代巴豆?他在無望之際,找到希望,無論如何,都要一試了。
李治看馮琳已經熟睡,再脫下一件衣裳,給她蓋上,便出洞去找山果。走出山口,俯視山谷,忽見一條人影,一拐一拐地走得非常緩慢,走兩步停一步,還不時發出呻吟之聲,細看之下,正是被自己刺傷的那個和尚。心道:唔,原來這廝居然未死。李治無暇理他,自去找尋那種山果,找了半天,居然給他找到了。李治揀那半生未熟的摘了五六個,然後斬下竹枝,削成利針,迴轉山洞。
山洞中馮琳已醒,不見李治,正想道:唔,他棄我而去,也是應該。李治已經回來。馮琳道:“你還未走嗎?我四肢無力,胃悶欲嘔,頭痛口焦,在這荒山之中,料是無救的了。你迴天山去吧,迴天山去找你的瑛妹。”李治以爲她神智不清,亂說譫語,笑道:“瑛妹不就在這裏嗎?你放心啦!我給你治,包保你能治好。”將馮琳輕輕扶起,道:“瑛妹恕罪,休怪無禮。”馮琳道:“什麼?”李治道:“請把外裳褪下,我給你刺有關穴道。”馮琳道:“你不必費心啦!”病眼朦朧中見李治焦急的模樣,忽又笑道:“好,我給你治。你這人婆婆媽媽,說什麼恕罪,無禮呀,我還不知你幹什麼呢!”
馮琳睡了一覺,神智較清,說話清爽,李治一喜,心道:“她剛纔還說譫語,現在卻這樣清醒了。”用竹針替她刺了有關穴道,又讓她睡了一覺,傍晚時分,馮琳醒覺,一開口就嚷肚餓。李治大喜道:“謝天謝地,這可好了!好,你要果子嗎?這裏有甜山果。”正是:
一雙小兒女,患難見真情。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