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是這樣子做皇帝,也委實沒有味道。過了半年有多,雍正見太平無事,禁令漸松。時光迅速,冬去春來,過了新年,轉瞬又是元宵佳節,雍正的生母本是康熙的一個妃子,如今母憑子貴,做了太后,自是盡情享受,無須說得。這半年來悶在宮中,十分不耐,趁着元宵將到,便要雍正開禁,大大作樂一番。除了原有的內庭供奉,教坊歌舞,可以招來演出之外,還准許近親貝勒,各各供獻節目。雍正一想,與自己作對的兄弟,都已除了,諒剩下的各貝勒不敢再有二心,便順着母親的意思,允許開禁。這消息十分祕密,直到元宵前夕,才說給各貝勒聽。這卻樂壞了一個人。
這人是親王允瑛,康熙的第十六子。他是雍正同母所生的親兄弟,在諸皇子之中,年紀最小,所以當康熙在日,他並沒有參加奪位之爭,因此得以保全首領。
允瑛年輕喜玩,也喜練武,大約在一月之前,有人薦一位武師給他,這武師中等身材,貌不驚人,允瑛不信他有本領,一時高興和他較量,拳腳剛剛沾身,就不知怎的被他摔倒。此人自稱唐龍,不但精於武功,而且長於雜耍,允瑛十分歡喜,便留他在皇府之中。這次雍正元宵開禁,允瑛問唐龍可有什麼戲法花樣,唐龍連聲答道:“有,有!”馬上演出幾套,如耍水流星、頂罈子、舞綵綢等等,都比尋常賣藝的人好得多,允瑛大喜,唐龍又要求多帶幾名助手,允瑛也答應了。
到了元宵晚上,紫禁城中張燈結綵,熱鬧非常,御花園中搭起戲臺,周圍坐的都是皇親國戚,那戲臺旁邊搭了一個看臺,雍正和衆妃嬪陪着太后在看臺上觀賞。
太后對這些雜技百戲,十分歡喜,一看到高興之處,便叫人賞錢,到了允瑛帶來的這一班人上臺,太后更是高興,笑對雍正說道,“你的小兄弟素來歡喜玩耍,且看他又有什麼好的?”
只見五個穿着彩色戲服、畫了臉譜的人登上戲臺,皇太后道:“演什麼戲,怎麼盡是鬚生、丑角?”允瑛回道:“不是演戲,是耍雜技。”雍中心中一動,但見兩人站在臺上,拉手並肩,一人跳了上來,分踏這兩人的肩頭,又一人跳到這人的肩頭,雍正道:“這幾人功夫好俊,是玩疊羅漢嗎?”話猶未完,只見最後那名短小精悍的漢子一躍而上,頭上頂着一個水碗,兩手也各拿一個水碗,他微一傾斜,三個水碗都有水濺出,證明碗中盛滿了水。但見他雙手一拋,兩個水碗擲到半空,呼的一聲又拋出兩條綵綢,就在半空中把水碗纏着,非但頭頂上的那碗水滴水不漏,在半空中的兩個水碗,也端端正正地落了下來,也不見有一滴水漏出。
就在喝彩聲中,那人舞起綵綢,兩隻水碗盤旋飛舞,越轉越疾,皇太后高聲叫好,那人雙手一鬆。水碗在他頭頂上打了兩個盤旋,他一伸手又抓住了綵綢的中段,再舞起來,一邊是綵綢飛舞,一邊是水碗盤旋,皇太后連連喝彩,道:“這比尋常的耍水碗要好看多了。”雍正卻凝神細看,並不喝彩,忽然問允瑛道:“這幾個人原來是你府上的嗎?”允瑛正看得入神,未及回答,又見半空中彩綢轉折,竟然打出“天下太平”四字,皇太后喜道:“真是神技,賞錢!”太監把兩籮銀子撒到臺上,雍正忽然叫道:“把這幾個人拿下來問!”
戲臺上碎銀如雨,一片叮叮噹噹之聲,雜以衆人的喝彩之聲,正自熱鬧,雍正這一聲大喝,大出衆人意外,驟然間聲音靜止,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那個短小精悍的漢子,綵綢一展,呼的一聲,兩道白光,疾如電射,直向雍正面門飛去。原來在綵綢中竟然裹着兩柄鋒利的匕首。
雍正早已疑惑,預有提防,他一喝之後,身軀迅即閃入妃嬪叢中,兩柄匕首嚓嚓兩聲,穿過了兩名妃嬪的肩骨,頓時間,駭叫之聲紛起,皇太后暈倒臺上,衆妃嬪亂成一團。就在這霎那間,那漢子身形疾起,飛鳥般的撲上看臺,三碗水一齊潑到雍正身上,雍正眼睛睜不開來,只覺寒風勁射,冷氣森森,一柄鋒利的短劍已經觸到背後。
雍正卻也十分沉鷙機警,就在這千鈞一髮、死生俄頃之間,雙手一勾,把兩名妃嬪擠到身後,那漢子收手不及,眼見兩名嬌弱的女人鮮血飛濺,又驚又怒,大喝一聲,挺劍再撲,雍正已是一個飛身,跳上樓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