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三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叔蹲到地上,抓起一把土,放到鼻子下面聞了聞,搖搖頭,又走了幾步,又抓了一把,說,“埋的太深了,得下幾鏟看看。”
我們把螺紋鋼管接起來,把鏟頭接上,三叔用腳在地上踩出幾個印子,示意這裏就是下鏟的位置,大奎先把鏟頭固定,然後用短柄錘子開始下鏟,三叔就把一隻手搭在鋼管上,感覺下面的情況,一共敲上十三節的時候,三叔突然說:“有了!”
我們把鏟子一節一節往上拔,最後一把帶出來一撥土,大奎卸下鏟頭,走到火堆邊上給我們看,我和三叔一看,臉同時白了,就連悶油瓶也啊了一聲。原來那土就像是在血裏浸過一樣,正滴着鮮血一樣的液體。
三叔拿到鼻子前一聞,皺了皺眉頭,我和三叔都看過關於血屍的記載,但具體是怎樣一個情況,從我爺爺的筆記裏也無法準確地推斷出來,不過既然泥裏帶血,那下面的墓肯定是非同小可。
我看着三叔,想看他怎麼決定,他想了想,點上一隻煙,說:“不管怎麼樣,先挖開來再說。”
一邊潘子和大奎沒有停下手,大奎又下了幾鏟,然後把鏟頭都拿給三叔,三叔每個鏟頭都聞了一下,用泥刀開始在地上把那些鏟洞連起來,我看他們忙活着定位,一會兒的工夫,地上就畫出了古墓的大概輪廓。
探穴定位是土夫子的基本工,一般來說,上面什麼樣子,下面的墓肯定就是這個樣子的,很少有土夫子會弄錯的,但是我看着這個輪廓,就覺得不對勁,大部分的戰國墓是沒有地宮的,可這個下面明顯有,而且還是磚頂,真太不尋常了。
三叔叔用手指丈量,最後把棺材的位置基本確定了下來,說:“下面是磚頂,我鏟頭打不下去,只能憑經驗標個大概的位置,這地宮太古怪了,我不知道那裏的磚薄,只能按照宋墓的經驗,先從後牆打進去看看。如果不行還要重來,所以手腳要快一點了。”
我三叔他們打了十幾年的盜洞,速度極快,三把旋風鏟子上下翻飛,一下子就下去了七八米,因爲是在這荒郊野外,也沒必要做土,我們就直接把泥翻到外面,不一會兒,大奎在下面叫道:“搞定!”
大奎已經把盜洞的下面挖得很大,並清理出一大面磚牆,我們打上礦燈,下到裏面,悶油瓶看到大奎在拿手敲磚牆,忙把他按住了:“什麼都別碰。”那悶油瓶眼神極其銳利,嚇得大奎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