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三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前五百多年,即春秋末期,楚平王冤殺伍子胥父兄,伍子胥逃出昭關,渡過長江,投奔吳國,後有追兵,他晝伏夜行,走了七天,來到溧陽黃山裏的瀨水(自高淳固城湖經南渡、溧陽、徐舍、西氿、宜城、東氿入太湖之河,宜興段又稱南溪河)邊,遇到在河邊浣紗的史貞女,向她討飯喫。史貞女把漿紗用的麪糊給他喫。伍子胥喫了,叮囑史貞女不要對別人講他到過這裏,以免追兵知道他的去向。史貞女爲了伍子胥放心逃命和保全自己的貞節,抱起一塊大石頭,投瀨水自殺。後來,伍子胥率領吳國兵馬,打敗楚國,報了父兄之仇。在回吳國的途中,到瀨水憑弔史貞女,投百金於瀨水。民間傳說,伍子胥鑄造了三鬥三升金瓜子,撒在瀨水中,作爲報答。
我不想以最壞的人心揣測當年的那些梟雄,不過這個歷史故事還是能讓我們看到一個殘忍的可能,越王勾踐請和時,伍子胥勸新吳王夫差趁機滅了越國、一統江南。可見伍子胥是一個做事決絕,絕不留餘地的人,這樣一個能忍辱負重幾十年,殺回國報仇,開墳戮屍的人,其性格可見一斑,正如中國近代史上很多被迫的“犧牲”一樣,我們不知道多少烈士,是真正死在敵人手裏。
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
嗚呼,浣紗船孃,是否是在刀劍下,爲了一個美妙的謊言而被迫死去,伍子胥終究還是會感到一些良心的不安,可是灑落的千金,是否能平復你心中長久的不安呢?
又或者事情沒有想的這麼簡單,伍子胥是以盜墓出名的將領,在這裏灑落的金瓜子,也許有別的用意,又或者,這些金瓜子是從上游的古墓中衝下來的,還是有人斂葬運寶的時候,有無名小說下載網傾瀉入了河中。暫且只能猜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