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這些四散奔逃的士兵,當真找不到能夠躲避的建築物的話,他們還真的只能站在街上等死。
鄉民的話,沒有半點虛假。
要想了解這一點,那就要從古代建城的理念說起了。
古代的城市,就算是規模再大,人口再多,它的構造也依然是相對簡單的,完全無法和現代鋼筋水泥組成大都市相提並論。
那麼在這樣的土木結構築成的城市之中,防禦的重點,除了城門和城牆,街市上也不能放鬆。
同樣也有一些加強防衛的手段,除了警戒用的望樓,還有各種加固的土坡、硬樓、軟樓都可以達到繼續戰鬥的目的。
一些城池靠近名山大川,在進行城市規劃的時候,便會自然而然的將這些山川當成是防禦的重點。
在山峯和水域沿岸佔據有利的位置,設立堡壘,崗哨,城下的威脅便一覽無餘。
除卻這些手段,還有一種約定俗成的建城理念,便是:門與門不能相對,路路不能相通。
門門不相對的原因,大致就是你進了甕城的門,也休想輕而易舉的跨進正經的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