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官瑾不知朱紅燈的意思,但見他說得認真,雖有點尷尬,卻也認真回答道:“我看就是這個緣故。咱們義和團的紅燈照可的確缺乏會武藝、有魄力,像杜真娘這般的人物呢!”
朱紅燈笑了笑道:“所以我們一定要多招納一些女中豪傑。我倒想起我師父的孫女兒姜鳳瓊,我希望她能加入紅燈照,以後咱們還要多和杜真娘聯絡,請她指點一下訓練娘子軍的方法。”
上官瑾聽了大爲贊同。當下朱紅燈就和他約定,請他回到義和團總舵處將一些事務處理完畢後,就到保定去探訪姜老頭子和他的孫女,雖然姜老頭子未必肯出山,但經常保持聯繫,也許能說動姜鳳瓊前來相助。朱紅燈深知年輕一代的顧慮少得多,並且也想幫忙上官瑾與丁曉完成心願。
不料上官瑾自保定帶回來的消息卻是:姜家在半個月前,已經搬出保定,不知去向。據傳他們是被仇家迫遷,然而實際情形,卻沒人知道。朱紅燈聽了大爲奇怪,雖然也曾託江湖朋友找尋他們的下落,卻都得不到確訊。
雖然姜鳳瓊不來,義和團的紅燈照仍然日益發展,抗法名將劉永福的妹子劉三姑也參加了。杜真孃的女營和紅燈照的聯絡也極爲緊密,上官瑾經常做義和團與大刀會的使者。
自義和團與大刀會聯盟後,聲威更盛;加以朱紅燈改變策略,把“反清復明”的口號改爲“扶清滅洋”,參加的民衆更多,終於迫使清廷不得不承認義和團是合法團體,於是發展極爲迅速,北方几省都有義和團的組織,尤其山東更是義和團的天下,只荏平一縣,就有拳廠八百多家。朱紅燈自是甚爲興奮,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師父姜翼賢和師侄女姜鳳瓊,卻不無遺憾。
原來當日朱紅燈入保定,勸師父出山,姜老頭子心存明哲保身之念,而拒絕了愛徒之請,留戀家園;誰知姜老頭子雖然想安安靜靜度過餘年,世局變化,卻不容許他超然物外。朱紅燈去後,保定城裏隨即沸沸揚揚,傳出丁劍鳴的獨子丁曉拒婚出走的消息。姜老頭子情知丁曉一定是被朱紅燈引去的,但他和丁劍鳴既非知交,素無來往,而且心裏也一向不屑丁劍鳴爲人,自然不會去通知他。本來丁曉的出走與姜老頭無關,只是他卻注意到自己的孫女大爲異常,談起丁曉的出走,她似乎很是興奮,但興奮之中卻又掩不住抑鬱之情。他不知道,引丁曉出走的,不但是朱紅燈,自己的孫女也有份。而姜鳳瓊素來嚮往義和團,她以爲丁曉這次去一定會參加義和團,心中頗爲他高興,卻又不免爲自己鬱鬱寡歡。
姜鳳瓊的抑鬱,已夠姜翼賢煩惱了,誰知還有更令他煩惱的;那丁劍鳴竟找上門來,問他丁曉的下落。原來丁劍鳴聽索家武師說起當日丁曉打獵,幫姜鳳瓊爲難他們的事,這班人加油添醋地把丁曉說成是姜鳳瓊的知交。丁劍鳴對姜鳳瓊的印象一向不好,聽後竟懷疑丁曉是爲了她才拒婚出走,於是立刻去找姜老頭子詢問。
姜翼賢一聽丁劍鳴竟跑來向自己問丁曉的下落,滿懷不悅,立刻面色一沉,峭聲說道:
“你不見了兒子,怎問起我來?我可沒責任替你管教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