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嚮導說道:“好,那請你抬起頭來!”
雲浩莫名其妙的抬起頭來,只聽得那嚮導緩緩說道:“這是七星巖的第一景,名爲烏龜抬頭。”雲浩一看,果然酷似,不覺爲之失笑。
待到踏進洞中,饒是雲浩曾經遊遍名山,也是不禁爲之目眩神迷,好像一下子就進了神話的世界!
全世界的珊瑚、翡翠、琥珀、玉石似乎一下子“堆”到了眼前!說是“堆”,這只是霎時的印象,仔細看時,卻又不禁驚詫於神工鬼斧,匠心獨運的安排了,原來那是石鐘乳構成的各種奇景。
雲浩曾經到過雲南潞南縣的石林,心裏想道:“像這樣的景物之奇,恐怕只有石林才能與之相比。若論聚石筍而成林,石林的‘氣派’似乎較大,但石林卻沒有這樣大而又這樣瑰麗的巖洞,論起峯巒空靈之媚,洞室幽邃之巧,則石林又似乎不及此地了。”那嚮導口講指劃,這裏是“老君臺”,那裏是“鯉魚跳龍門”,這裏是“雪羅漢守洞門”,那裏是“露滴石筍”。當真是移步換景,目不暇給。
“老君臺”在“第一洞天”左側的高崖上,有石頗似老者,據說是道家始祖老子的化身,坐在那裏“鎮巖”。
“鯉魚跳龍門”以景狀物,不用解說。“雪羅漢守洞門”是石鐘乳白色的漿液,滴成了一座栩栩如生的白色“羅漢”,站在“老君臺”下,面向洞門。“露滴石筍”,則是在“羅漢洞門”的內進,地上排列着整整齊齊的三根石筍,巖頂也同樣的齊齊整整的排列着三根石筍,遙遙相對,似乎還有着一顆顆的露珠正在要滴下來。原來地上的石筍,就是巖頂上的石乳,經過無數萬年滴下來而成的。
雲浩笑道:“洞中的景物這樣多,咱們恐怕只有選擇來看了。”本來他踏入洞中,就留心聽那水聲的,但聽來聽去,水聲雖似琴聲,卻可以斷定絕對不是他剛纔聽到的那個可成曲調的奇妙琴聲。雲浩暗自想道:“七星洞這樣大,那個高人不知是躲在哪個角落彈琴。這嚮導沒見着他,卻以爲是水聲了,人生遇合,恐怕都要講究一個緣分,今天能不能碰見這個高人,看來也只能看看我是有緣無緣了。”
洞中景物實在太過迷人,雲浩不知不覺的就專心瀏覽起景物來,洞中不但是移步換景,還是許多歷代的文人墨客的題刻,那都是極爲珍貴的、罕得一見的真跡。例如“第一洞天”,就有宋代名詩人范成大的“碧虛亭銘”,此外還有唐人所書“棲霞洞”三字榜書,以及梁安世、方信儒諸名家的題刻。再進去還有劉克宣、解縉等人的題詩。
劉克宣的詩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