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兩位只跟到京市機場,所以一路上都在採訪。問師傅們緊張不緊張,問教授們這次的目的在什麼,夏國機牀和國際機牀的差距有多大,還有問銷售工程師們對此次參展有沒有信心。到了京市機場,臨上飛機的時候,還讓他們列隊拍好幾張照片。
——因爲是因公出差,所以大家統一定製的西服襯衫和皮鞋,每個人胸前都戴了一個燎原機械總廠的金色牌子,這麼站成一排,的確是引人注目,不少人都看了過來。
自然也有議論的:“這是夏國的隊伍?出國考察的吧?”
“他們總是考察。這裏彷彿天天都有出國考察的隊伍。”
一說這個,很多外國客人都覺得是這樣,畢竟,從1978年後,夏國爲了瞭解世界,就開始了各行業的出國考察,多的時候,一年能有五六百批人出去,這些能夠乘坐飛機的人,幾乎都是各大公司的工作人員,很多人都負責接待過。
只不過,這個湊起來的隊伍看起來很奇怪,有戴着眼鏡的儒雅學者,有年紀輕輕的工作人員,還有手上都是黑色油污,怎麼洗都洗不乾淨的工人,這跟每次見過的隊伍並不一樣。
等着上了飛機,隊伍裏的人大部分都是坐在一起的,郭海英和全秉信則坐在了另一邊,身旁是兩位歐美人士。
雖然歐美人都講究隱私,很少跟外人搭話,但是,他倆的組合顯然太奇怪了,對方坐下後笑着問郭海英:“你們是去參加東京機牀展覽的考察隊伍吧。”
郭海英的英語很好,直接就回答:“是的,不過我們不是考察隊伍,是參展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