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此,這一個月都是這麼過的。
他們問伊萬:“爲什麼要這麼裝?”伊萬他們想一想,“日本人就是這麼裝的?”
他們在問:“有沒有解釋原因?”伊萬他們又想一想,“好像說了點什麼,不過並沒有很明確,是這樣說的。”
他們全部記錄。
而且,這一個月,產學研中心那邊已經騰開了手,郭海英帶着相關負責人和助手都過來了,每天晚上,他們手繪的零部件,各零部件之間的鏈接方式,組裝工藝,甚至是任何的一字一句都會匯總在他們這裏。
要知道,他們是國內數控機牀的主力研究人員,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對五軸機牀乃至七軸和九軸有了全方位的瞭解,甚至是已經制作出了七軸數控機牀,這些零碎的知識,隻言片語,在別人看起來,不過是散亂的信息,在他們看起來,卻不一樣。
那是怎樣的感覺呢。
用郭海英的形容是開竅——原來這裏這樣設計,可以更靈活,原來這裏這樣設計,可以讓設備更精簡,更精密。
“有了這些,我相信我們的九軸會比這個更好。”“這個思路我們從來沒有想到過,真是太棒了,這樣的設計,既減少了加工難度,又增加了加工精度,真是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