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抱丹 (第1/2頁)
中原五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志常自生下來就成了孤兒,族裏人嫌他生下來就剋死了父母,便不想養他。恰好他師傅——一個老道士經過這裏,也不知怎麼想的,將他帶走。老道似乎和他族中一些老人認識,也沒受到什麼麻煩。道士也不知年齡多大,李志常自小卻聽他說過很多的民國往事,都是老道親身經歷,道士年輕時候在外邊闖蕩,後來他師兄沒有收徒,纔不得不回來武當山繼承道統,那時正是改革開放。
而後道士便一直住在武當山上,教導李志常。據道士說他這一門派大約是元末之際從終南山傳下來的內家拳分支,從道家教派分來應分屬全真龍門派,十幾代下來一直人丁不旺,十年前老道去後,已經只剩下他孤身一人。
經歷過晚清民國最後的餘暉,內家拳如今早已式微,當年程廷華的八卦掌練到登峯造極還不是被亂槍打死,不過爲了不使祖師傳承斷絕,李志常自幼被師傅嚴格要求,就開始習練門內的內家拳。
自一代宗師孫祿堂參武當、訪少林、採形意、和八卦、證太極之後,這百十年來武林中的門戶之見漸漸消弭,加上現代信息發達,是以李志常一身所學倒是融匯了百家之長。可惜當今之世金錢至上,李志常武功造詣之絕已經冠絕當代、睥睨羣雄,仍然毫無用處。
只因他門中只有他一人,不像其他內家門派門徒衆多,大家相互幫襯大都混得風生水起,轉型成功,成爲社會名流。他本來也有心與時俱進,靠着這門中祖產、千年傳承努力發展什麼文化產業,響應國家號召,爭取早日爲國家GDP作出貢獻。可惜他自幼入道、不喜俗務,在收了幾個門外弟子(所謂門外弟子,即是不得真傳)不甚其煩後,又歸隱山中。做了名副其實的真道士。
內家拳拳藥不分家,如黃飛鴻這般武功不錯之餘,醫術也不差,因爲內家拳術到了一定境界,對身體瞭解深入微豪,學起醫術事半功倍。數年下來他心思沉澱,拳術卻是逐漸精深,對人體認識愈加深刻,促使得醫術大爲長進。
武當山自古以來多有貴人造訪,在一次不小心救了一位貴人命後,之後名聲漸長,在那位貴人提攜下爲許多達官巨賈看病,可謂一時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不知不覺反而步入了社會上流,年紀輕輕便進入了道教協會,卻是他師傅當年也沒達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