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批紅大權的確是一道利器。
但是至少在這個時候,它適用的範圍太窄,基本上來說,只會出現在天子倦政的時候,纔會由司禮監代爲批紅。
但是大明這幾代天子,除了宣宗皇帝有些貪玩之外,都算是比較勤政的。
就連現在被俘在虜的太上皇,親政之前有張太皇太后管着,親政之後雄心勃勃的,其實也不怎麼將政務交給司禮監代爲批紅。
所以事實上,司禮監對於外朝最大的影響力,來自於參知政事。
朝廷的大政方針,措施政策,看似是以奏疏的形式呈上來,但是實際上,在各部上呈之前,都是經過多次討論的。
這種形式稱之爲部議,參與人數不等,有時候是一個衙門,有時候是好幾個衙門,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說白了,就是同部門和跨部門會議。
到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大璫,便有資格參與外朝的部議和閣議。
通常情況下,只要是涉及朝廷大政的軍國大事,部議必須要有司禮監掌印太監或秉筆太監列席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