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改良制鐵 (第1/6頁)
招財的小白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鋼鐵的國家之一。
根據考古研究,中國在春秋晚期,就已經開始了鋼鐵的生產,發展到漢末三國時期,技術已經十分成熟。
當時最爲普及的上好鋼鐵,被稱爲百鍊鋼,在魏晉時期達到頂峯。
在三國時代,冶煉鋼鐵的技術雖然成熟,但是效率其實不高,一把上好的武器,往往需要頂級的工匠,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打造。
中國的鐵匠和武器匠師們,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完備了打造上等鐵質武器的條件。
首先,我國鐵匠們能夠製造一千兩百度以上的高溫鍊鐵爐,從而可以進行鋼鐵高溫下的精煉,這是關鍵,也是基礎。
其次,發明了向高溫鍊鐵爐輸送充足空氣的裝置——風箱。從而實現了高溫下的冶煉。而且在鍊鋼方面,能夠連續地供給足夠空氣(即始終維持高溫冶煉)的高性能風箱,早在紀元前就開始出現了。
第三,中國早從古代就不使用木炭,而是把熱量高的煤炭作爲鍊鐵的燃料。
和歷史上喜歡赤裸上身打鐵的竹林七賢嵇康一樣,在荊州的韓暨先生,其人在隱居時期,也喜歡研究冶煉技術。而他的研究成果,則是針對冶煉條件中的風箱,進行了技術升級。
漢末亂世,人們冶煉時,多用人力帶動的鼓風機械,即便是富裕如荊南,即便是士頌的軍用器械生產,不過是用馬或驢子等牲口,替代人力來轉動的鼓風器具,效率十分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