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次,他可以逃;兩次,算他運氣好;三次,就算他們元蒙的老祖宗保佑吧。但是每一次,他們總要留下一些屍首罷?他們元蒙韃子的總人口才多少?禁不起我們如此三番五次的騷擾的。”呂風已經盤算過了,在遷都的問題上自然是要跟着皇帝走。皇帝說什麼,自己就說什麼。只要不得罪朱棣,那些文官再怎麼恨自己又能怎麼樣?他們能派人用筆墨砸死自己不成?
朱棣鼓掌稱善:“然也,道衍所言極是,呂卿家所言也深和朕意啊……遷都北平,的確可以一改我朝對元蒙、女真作戰的被動局面。只要北方穩固了,這中原的江山可也就穩固了啊。”他滿臉都是笑容,就盼着沒有人出言反對,這遷都的事情就算是定下來了。
可是不怕死的人還是有的。就看着大學士解縉慢吞吞的走了出來,一頭磕在了地上:“陛下,都城者,國之重地,社稷黎民矚目之地,宗廟神器所在也。輕易遷之,國之根本動搖,於國不利啊……太祖皇帝定都應天,上順天心,下符民意,萬萬不可輕言遷都……元蒙女真,蘚疥爾,若爲其而大動干戈,平白的耗費了國力,動搖了根本罷了。”
有了解縉帶頭,立刻那些守舊的文官兒全部跳了出來,他們也不顧什麼君臣之道了,放開了聲音的在那裏抨擊說遷都的壞處。總之他們的中心論據無非就是定都應天乃是祖宗的家法,這是不能胡亂動搖的,否則把死了的太祖皇帝放在什麼位置?另外就是,遷都乃是大事,遷都一次,耗費多少錢糧,浪費多少民力,這是萬萬不可的事情。甚至有危言聳聽者說,一旦遷都,很可能就會滅國滅族啊。
朱棣耷拉着眼皮子,半天沒有吭聲。等到這二十幾個老臣說得差不多了,他才輕聲咳嗽了一下,問到:“如此,諸位卿家以爲,如何才能震懾北方?”他的手指頭輕輕彈動着面前的條案,很想親自出手,把跪在下面的那些文官全部砍死。
解縉直着脖子說到:“容易爾,無非是駐軍而已,請陛下下旨,於北平府駐軍百萬,引大將領軍,北破元蒙,東拒女真,大事定也。”
呂風輕輕的聳聳肩膀,和小貓、僧道衍交換了一個眼色。小貓看解縉彷佛看白癡一樣。僧到的眼裏則是透出了濃濃的殺氣,陰鬱的眼神可以把人凍成冰雕了,他手上的佛珠更是風車一樣的旋轉着,顯示他有多生氣。
朱棣溫和的笑了起來:“解卿家所言……於北平駐軍百萬,何人領軍?如百萬大軍放在北平,應天府由誰拱衛?百萬大軍在北方,若沒有雄城支持,一應糧草等物都從南方運送,需要多少錢糧?這些,諸位卿家莫非沒有盤算麼?”
武將們沒吭聲,誰敢吭聲?莫非他們敢說自己去領導這百萬大軍麼?朱棣非當場砍了他的腦袋不可。你領着百萬大軍在北平府駐紮,那是割據呢還是造反呢?他們也知道朱棣說得都是對的,如果不把北平建設成一座雄城的話,就憑那一座城,是無法養活數十萬大軍的。從江南抽調麼?那耗費的糧食和錢幣起碼是就地徵集的十倍以上,那才真的會讓大明朝一夜破產的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