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外一個大學士連忙附和解縉的話:“此言極是,太廟神器,都在應天。若是遷都,則國本動搖啊。”
茹太素也是連連皺眉到:“且不說這些,就說這遷都罷,大小事務繁多,千頭萬緒,若其中有人徇私舞弊,豈不是禍害大了麼?此事萬萬不能輕易做出決定來。百官衙門都在應天府,到底先遷哪一個?後遷哪一個?若是案宗卷軸有了遺失,卻又如何是好?尤其江南富戶衆多,誰又想去北方苦寒之地?百官家屬,怕是也沒有幾個人捨得離開這應天府的花花世界罷?如此,倒是要仔細的盤算方可……”
解縉不滿的看着茹太素:“茹尚書,這可不是說怎麼遷都的事情,而是絕對不應該遷都。你考慮如何遷都作甚?總之我們就是要告訴皇上,這都城是萬萬不能動的。”解縉枯瘦的臉蛋上青筋暴露的,很是爲茹太素方纔的言語不平。他脖子上扯着兩根青筋,義正詞嚴的指責到:“皇上他說要遷都,這是他一時不小心做錯了決定。可是茹大人居然說考慮遷都的問題,這是萬萬不可的。”
他很有道理的說到:“遷都一事,乃是亂命,身爲臣子,不能爲陛下進言讓他打消這個念頭,反而說要仔細的盤算,這算什麼?”
茹太素笑了笑,沒有和解縉爭辯。他可知道解縉在那些文人士子中是什麼地位,這位老人家,他可是招惹不起的。他茹太素也沒有說要支持皇帝遷都啊,不過是說如果要遷都,需要仔細的盤算一番,怎麼他老人家就硬要說自己支持遷都呢?誒,這些老文臣,果然是茅坑裏的石頭。想到這裏,茹太素的嘴角輕輕的彎了一下,露出了一絲古怪的笑意。
看得解縉如此慷慨激昂的言論,其他的那些官員也都興奮了起來。十幾個老頭子口沫橫飛的在那裏紛紛指責遷都的不對,說什麼遷都會動搖國本啊,會讓天下百姓失心震動啊,會招惹上天惱怒啊,會讓地下的列祖列宗不安啊,不符合天理倫常啊,不符合聖人之道啊……總之,無數的,他們能想到的罪名都給扣在了遷都一事上。
但是就是沒有一個文臣提出到底如何讓朱棣放棄遷都大計的方法,他們只是在指責,只是在忿忿不平的碰擊,但是就是不知道如何提出解決的方法。他們無法很明白的提出一個方案,解決北方兵禍的辦法來。可是解縉他們就是這樣意氣洋洋的,深以爲自己就是天下人的護佑、保護神一般的,以爲自己就是大明朝的屏障一樣的,口水繼續飛灑的瘋狂評論着,聲討着。
李景隆輕輕的打了個呵欠,他很技巧的沒有讓這些老傢伙發現。茹太素則是耷拉着個腦袋,端起了茶杯不斷的往肚子裏面灌茶水,根本就懶得理會這羣老頭子了。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同時發出了苦笑。這羣老臣子啊,他們到底知道不知道,阻止朱棣遷都的唯一辦法,就是解決北方元蒙、女真的威脅啊。要是能夠殲滅了這些遊牧的蠻子,至於朱棣想去把北平變成都城,積蓄百萬大軍在那裏麼?
搖搖頭,李景隆嘀咕了一句:“空談誤國啊……一羣老瘟生。”他有點不屑的看了看那些氣概激揚的老頭兒,端起了茶壺,自己親自出門去更換茶水去了。如今的朝廷官員都知道,錦衣衛的人手可是已經安插到了他們的私房內了,說不定自己的小妾甚至正妻都有可能是錦衣衛的密探。李景隆可不敢冒險,讓那些跟隨了自己幾十年的,‘忠心耿耿’的老家人來書房端茶送水。這些老傢伙抨擊朱棣的言語,哪怕漏出了一句出去,怕是就是幾百個人頭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