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琴與劍,成爲了文人的不可缺少的基本配備。琴棋書畫,則是才子佳人們才能的標幟。
琴沒有肆意的宣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脫的氣度。琴與詩歌密不可分;講求韻味,虛實相生,講求弦外之音,從中創造出一種空靈的意境。
琴,是一種渾身上下都充滿着文化內涵的樂器。僅從琴形而言,就可說是通身是韻。
拿起這琴的一刻,程弓的腦海中浮現出當年那個一人一琴、獨擋幽冥煉獄千萬大軍的傢伙。想着當年他最初求自己丹藥之時,講述關於琴的種種,想着自己練琴時候他的震驚,想着當初自己謀一個小境界就是因爲藉助這琴中境界而感悟。
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代表着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一般厚約二寸。琴最早是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頭”上部稱爲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爲“嶽山”,又稱“臨嶽”,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爲“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爲“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
嶽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爲“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絃。其下有七個用以調絃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
自腰以下,稱爲“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爲“冠角”,又稱“焦尾”。
七根琴絃上起承露部分,經嶽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徵七星。琴面上有十三個“琴徽”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和一個閏月。
琴腹內,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聲池”。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爲“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有“天柱”,靠尾一側有“地柱”。使發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韻”。由於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於靈活彈奏,又具有有效琴絃特別長,琴絃震幅大,餘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纔有其獨特的走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