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不對……似乎還有哪裏不一樣……
“這是美聲唱法?民俗唱法?”旁邊趙興盛也目瞪口呆。
小白什麼時候學的!
聲音的洪亮,一直是歌者追求的目標之一,而爲了追求聲音的洪亮,就要將體內的共鳴腔發揮到最大的程度,放大某些頻率,縮減某些頻率,將所有的能量,都用在刀刃上。
泛音頻率的趨同,也意味着音色的趨同,一旦歌手的共鳴開發到了極限,一個人本來的音色,就被掩蓋了。
所以那些美聲的,民俗的唱法,聽起來簡直是千人一面,遠沒有流行歌手淺斟低唱的音色有特點,好聽。
所以有人就覺得,民俗唱法,美聲唱法哪裏好了……
那些春節晚會啦,國慶晚會啦,唱的那些東西,一點也不好聽!
土不土,俗不俗?
但如果離開錄音棚聽聽現場的話,就知道現場演唱的時候,美聲或者民俗唱法的歌手,能把某些沒有共鳴的流行歌手打得媽都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