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簡單來說,就是掌管一省的經濟稅收和各項支出,等同於現代的財務部,但不僅限於管錢,還要管糧食。
重中之重的,便是揚州城外和城內總共十三處糧倉,皆是國之稅糧,是各處徵繳存放和上供之用。
因爲糧倉的重要性,揚州刺史孟大人都不敢答應府臺餘大人借糧一事,也因此給人出的主意是拿錢消災,也就有了餘大人家宴這一事。
值得注意的是,嫉惡如仇的柳主簿說起糧倉,對當今攝政王禹王怨言極多,酒酣後竟是破口大罵道說:“禹王封地在禹州,那地方從前靠近西北,多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漠,近些年國家之錢糧盡數卻都入了那邊去,把那邊官員養的那叫一個肥頭大耳,走路都走不動,怎們這些人辛辛苦苦存下來給將士們用的錢糧,都到狗肚子裏去了,你說說,這大魏還將有什麼盛世?”
顧媻聽得都不敢開口了,誰知道一旁的王書吏卻搖了搖頭,說道:“主簿此言差矣,難道禹州就不是咱們大魏的地方了?非要讓那邊的百姓窮困潦倒一輩子?”
王書吏一邊說一邊看向顧媻,好似有意解釋說道:“禹州百姓十幾年前連窩窩頭都喫不起,禹王奉命入長安勤王之時,府上兵馬加起來不足三千,硬是全州的男丁全部自發跟着出來,留下孤兒寡母在故鄉等着,才讓當年宦官之亂止於禹王之手。”
“禹王如今的確重點發展禹州,但不論是造林還是囤水,亦或者是行商便利,政策優惠,這都讓禹州的的確確百姓富足,因此官員們只要做好了分內的事情,他們也享受享受又有何不可呢?”
顧媻還是第一次聽說禹王這方面的故事。
少年覺着,這位禹王是真的複雜人物代表了,好像既英明神武又凶神惡煞,既感念舊情,又天性薄涼,到底哪一種纔是真正的禹王?還是說每一樣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