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子勝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裴氏着急要派老師去蕪州“教導”梅振衣,被梅孝朗阻止了,理由是有孫思邈在不必另請高人。後代人談孫思邈,往往只知道他是寫過《千金方》的一代神醫,可是在大唐年間孫思邈不僅僅是個醫生,還是名揚天下的博學鴻儒與散修高人。此人七歲讀書日誦千言,到二十歲時就已經匯通儒、釋、道三家之學。
前朝隋文帝楊堅,徵孫思邈爲國子監博士,未受。唐太宗李世民曾賜爵銀青光祿大夫,孫思邈也固辭不受。當今聖上李治想拜他爲諫議大夫,孫思邈仍然沒有接受。兩朝三代君王都曾賜爵,品階一次比一次高,而孫思邈一次也沒有接受,這不止是一位名醫能享受的待遇和胸襟做爲。
唐代皇室姓李,自稱老子之後,立國後尊崇道教,到當朝武皇后掌權,又大肆崇佛,而地方士子又尊崇儒家正統,三教之爭在朝堂上也十分激烈。龍朔二年(公元662年),皇上曾組織了一次三教大辯論,讓諸派各展其說,孫思邈發表了《會三教論》,力主相互取長補短勿再爭執攻訐,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和稱讚,影響十分深遠。至於孫思邈本人,是修道煉丹的高人。
唐代的科舉制度與後世特別是明清兩朝不同,不侷限於四書五經那麼古板教條,而是以雜科取士,對人才的判斷標準體現了相當大的包容性。當時的取士之科分爲秀才、進士、俊士、明經、明法、明書、明算等科,其它如醫、卜、相、琴、棋、書、畫均可登科,如孫思邈這種博學之人,那是最好不過的老師,只是這種人請都請不到,他能待在梅振衣的身邊一年是天賜的福緣。
梅孝朗讓夫人且去,把心腹梅毅叫了進來,梅毅進門時裴氏正好擦肩而過,香風飄處有意無意笑着瞄了他一眼。這眼神讓梅毅心裏有點發毛,在他印像中這位夫人就沒衝下人這麼笑過,心裏發毛臉上可不敢改色,來到案前垂首問道:“老爺叫我,有什麼吩咐?”
梅孝朗:“你明日就出發,快馬趕到蕪州,帶着我給老神仙與張管家的親筆信,到了之後不要回來,暫且就留在那裏。”
梅毅感到有些奇怪,他們兄弟倆是候爺最信任的貼身近衛,大哥已經派到裴行儉將軍的軍營裏去了,現在把自己派到蕪州,可見候爺對蕪州之事的重視程度。但他已經習慣於服從命令,只是微感訝異的答道:“知道了,明天就啓程。請問老爺讓我在蕪州待多久,有什麼別的安排嗎?”
梅孝朗:“當然還有別的安排,你的劍術不俗,我兒如果還有空閒,希望你能教他防身自保之術。”
梅毅想了想道:“我這一身粗淺功夫,本就爲候爺效力,教授小候爺自然不敢藏私,可是小候爺的身體,恐怕還不能……”他的疑問很對,梅振衣現在的狀況連門都不能出,怎麼還能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