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子勝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想到這裏他放下筷子道:“我和孫真人也學過一些內家功夫,其中有一套導引五禽戲,一般人都可以練,不僅能鍛鍊筋骨氣血,用處非常玄妙。何家小哥如果感興趣,有機會我會再來,到時候教給你,連你妹妹都可以學呢。”
火根的興趣立刻就給勾起來了,在那個年代普通百姓的心目中,修行高人習練的任何一種法門,都是可遇不可求,何況是孫思邈真人所傳?當時就點頭說定了,火根對梅振衣是再三感謝,並請求他一定要找機會經常來。何木生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何火根年紀又太小,並沒有意識到梅振衣答應上門傳法很有些不尋常,只是心中既感激又高興。
飯剛剛喫完,正在收拾碗筷。何家來客人了,只聽大門外有人喊道:“仙姑在家嗎?大過年的打擾了,有人撞邪了,發作得很厲害,人已經送來了,麻煩仙姑千萬給治一治。”
附近莊上的韋老爺發了急症,大夫瞧不了說是中邪了,有熱心人就建議來找何仙姑。看來這位神婆在十里八鄉的知名度還不低,大年初三就有人上門。而何仙姑也很敬業,雖然是過年也照樣“出馬”,當即走出來迎到門前問明瞭情況,回頭向梅振衣道歉,說要收拾桌子在堂屋裏“請仙姑”。
梅振衣道:“何夫人請便,這是你自己家,我來做客也不能耽誤你做生意,再說,我也想見識見識何夫人請仙姑呢。”
何木生領着兒子一起動手收拾,不大一會請神的“道場”就佈置好了。何仙姑坐的“神壇”就是剛纔喫飯的桌子。現在擦乾淨了鋪上一塊黃幔,她穿上自制的“法衣”盤腿坐在上面倒也像模像樣,面前還放着一個小香爐。
病人抬進門被放在一張竹榻上哼哼嘰嘰的,意識還算清醒,梅振衣一眼看見他的臉還以爲是人身子上長了個豬頭。只見此人面目浮腫,就像被吹氣球般的漲的老大,聽說是今天早起還沒喫飯,就突然發病了。
以現在的醫學常識,大夫看見這種症狀第一判斷往往是中毒或急性腎炎,梅振衣暗中觀察此人氣色,在不遠處以神識感應他的心跳脈搏,暗自推斷病因卻沒有說話。傳統的中醫看見浮腫症狀,往往都會想起《內經·素問》中的“氣交變大論”,切脈考察虛實。何仙姑一個不識字的鄉下女人,不太可能會懂這些。梅振衣沒有具體問診,一時間對病情也無法下準確的結論,但他並不着急上前伸手,在一旁觀察何仙姑這一位唐代的神婆是怎麼給人看病的?他穿越前當然見過偏僻鄉村裏的那些巫婆神漢,甚至跳大神的那套把戲他自己都會耍,其中還是有一些門道的。
巫婆神漢給人做法事大多連哄帶騙。有少數人也會在符水、香灰裏暗夾單方、偏方,也可以治療一些常見病症,借鬼神而行醫,這樣有時會顯得神奇,但往往也會出亂子,甚至會耽誤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