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公子勝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巍峯長老道:“我等也是被舊恩挾持,守當年之諾,見英國公信物無可奈何,自從菁蕪山莊一別之後,便回山清修沒再理會徐敬業之事。”
臨峯長老道:“進退爲難糾纏於此,對我等修行亦不利,劫數自受。”
梅振衣:“臨峯長老此言差矣,修行劫數,是修行人自己的事,自承自受,並不能因此取代世間行事之道,我們並不是天地間孤獨一人。世間事,有世間律法,可是世間律法管不到三位這般高人;修行事,有修行戒律,但聽方纔悟道掌門之言,丹霞派也管不到這件事。如此以往,非世間之福,更非我輩之福。”
臨峯長老:“我聽明白了,梅真人並非爲問罪而來,而是爲修福而來,願聞其詳。”
梅振衣:“之所以登門拜訪,其實是因爲我一直在想,如何不讓同樣的事情重演?我輩修爲再高,但總有親近家人與仙道無緣……我修爲低微,不是三位長老的對手,假如我因此去挾持你們在世間的親友子孫。又當如何呢?其實你們也阻止不了!就算三位修行日久,已無塵緣牽絆,但世間修行高人並非人人如此。”
臨峯長老:“梅真人有些多慮,修行高人求仙道超脫,就算有衝突,也不會無緣無故牽涉無辜之人,當日之事是特例。”
梅振衣搖了搖頭:“無緣無故?但假如有緣有故呢?比如當日之事,你們爲恩情承諾所挾持,但不該挾持我的家人。這種事,不應有藉口!……假如有人這麼做,我等再高的修爲也防不勝防,就算事後能上門理論或者出手報仇,又有什麼意義呢?對修行人來說,無所得,反受劫數所累,而所失者已失!……剛纔聽各位口占詩訣,已說明了這番事後的道理,那爲什麼不解決事前之事呢?”
臨峯長老:“哦,梅真人有何妙法,能解決事前之事呢?”
梅振衣想了片刻,這纔開口道:“沒有妙法,若真想解決,只有一個笨辦法!可立一戒,若修行人之間有衝突,卻以世俗間無關的親友家人相要挾,此緣一起則當誅之!若本門做不到或讓此人逃去,天下高人皆可誅之,不以尋仇論。”
梅振衣這個笨辦法夠狠的啊,意思就是說無論是誰要是這麼幹,可以宰了他,還不是苦主一個人宰了他,而是天下修行之輩都可以宰了他,而且是宰了白宰!此言一出衆人盡皆變色。一方面是因爲梅振衣的提議太狠了,另一方面是因爲他所說的“立戒”是前所未有之事。各門戒律以往只能約束本門弟子,而這一戒卻把其他人扯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