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開夜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踏入廠房,撲面一股酵母發酵後的香氣,梁稚瞬間被這氣息勾起童年回憶。
梁廷昭最初販酒也只是小本經營,那時爲了拿到更低出廠價,常常直接跑去酒廠跟人套交情,有時出差,他會把梁稚也帶上。有人討厭發酵後的這股糜甜的香氣,梁稚卻格外喜歡,因爲一聞到這味道,就往往意味着梁廷昭的生意更上層樓。
梁稚一邊往裏走,鄭永樂一邊介紹說:“梁小姐應該知道,合法專業的釀酒廠執照很難搞到,我們合裕就有這麼一張執照。世紀初,我們鄭家就在泉州開設酒廠了,雖然比不上別的馳名老字號,但在那時的泉州,也算有一席之地。後來,我祖上舉家遷來南洋,把業務擴展到了獅城,又在吉隆坡設立了酒廠。可惜日據時代,酒廠被戰火摧毀了。戰後重建,搬來了平安小城,經營至今。”
梁稚邊聽邊打量這白牆紅瓦的歐式建築,廠房內按區分設的蒸汽鍋爐、米酒缸和小型蒸餾塔都格外陳舊,運作時發出吭哧吭哧的雜音,好似老人爛透的肺葉,極有風燭殘年之感。
鄭永樂繼續說道:“我們廠裏的設備,大多都是自創,用的也是傳統的釀造技藝,主要生產三蘇酒和利口酒。合裕三蒸、麒麟五加皮,龍虎扶元酒,還有梁小姐你嘗過的玫瑰酒,都是我們廠裏的特色產品。”
梁稚點點頭,“現在廠裏有多少員工?一年的產能有多少?”
鄭永樂拿手帕擦了擦汗,“鼎盛時期有員工五六十人,一年能生產三四千桶酒,現在……不到三十人,一年最多隻能產出一千五百桶不到。”
梁稚走到鍋爐旁,有兩個工人正將處理過的白米放入甑子之中。
鄭永樂也便適時地介紹釀造過程,蒸米、晾涼、發酵、窖存、蒸餾、萃取……每一步如數家珍。
梁稚隨父親梁廷昭參觀過葡萄酒莊,葡萄酒的釀造過程,與米酒雖有不同,但核心都在於發酵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