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劍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燈花說,兒子呀,我的氣憤比你的深!燈花想起有財病逝前的遺憾和痛苦,想起了有玉被蘇維埃槍決的事情,於是順着撿狗的氣憤,把有銀對待兩個哥哥的事情,說了起來。
撿狗聽了,更加氣憤,說,姆媽如果早說這件事,他是無論如何不是陪他一起去黃石的,這次我無論如何是不會幫他了。
燈花卻長嘆了一口氣,說,我告訴你這些,不是不讓你見死不救,而是讓你氣完了,像我一樣最終還得認他是一家人,事情與他有關,但又不能全怪他,畢竟事起有因。我們在世間活着,就要多記恩、少記仇,無論如何幫還是得幫,他求上門來,就認我們是一家人,畢竟他是你的親叔叔。
多記恩,少記仇。這是燈花一生奉行的觀念。這句話讓獨依心中一震!她最初聽葉嘉瑩先生說起弱德之美,並不完全理解。弱德,就是對懦弱的辯護嗎?有什麼值得倡導和讚美呢?但是,聽了燈花的故事,獨依開始有了新的領悟。一位亂世寡婦的生存理念,如此柔弱而又堅強。
獨依對敦煌說,多記恩,少記仇,這就是燈花的弱德之美!而她的父親祝虎也接了一句,燈花的這種弱德,並非自我保全和苟且,而是源於更加深遠的家族意識!
且說這天撿狗聽了母親的話,點了點頭,說,誰有恩,我會記着。這天晚上,他在牀上睡不着。他在想母親所說的人倫,人情。爲什麼有銀叔叔壞事做絕,還得上去幫他呢?撿狗知道,這就是母親的本性。他慢慢知道,只有天性善良的人,才能把事情看得更遠。
撿狗嘆了口氣,思想着怎麼去寧都州救回嬸嬸。他半夜做了一夢,早晨起來從夢中得到靈感,救人之計終於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