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風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後,他自刎於公孫杵臼墓前。
這是故事梗概,不過爲了避免人對號入座,李永生還是將晉國、趙氏什麼的來歷,做了藝術加工,模糊了出處。
不管怎麼說,這個故事裏,所體現出的忠誠、無畏、信義、堅韌和友誼,都是難得的高尚品質。
李永生是昨天開講的,今天講的是兩人定計之後,程嬰引大軍來圍山,捉住了公孫杵臼,公孫杵臼大罵程嬰。
說到這裏,他笑眯眯地一拍手,“欲知公孫杵臼生死,明天你們老實來修院!”
一個半大的小子着急地站了起來,“李教諭,公孫杵臼不會死吧?”
劇透木有小雞雞!李永生白他一眼,“明天來了就知道了。”
“我們能來,就怕您不能來呀,”小傢伙笑眯眯地擠兌年輕的教諭。
其實大家還是挺喜歡這個和氣的年輕人,不過所謂尊重,不需要體現在嘴上,他們更願意抱怨,嫌教諭不常來。
李永生這個教諭,當得確實不算合格,他事情多,時常還要幫着水源處維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