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風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個故事裏,有個容易令人詬病的細節,那就是程嬰用自己的兒子,替換掉了趙氏孤兒,這個細節,在後來的地球界,被無數聖母粉痛斥。
但是李永生認爲,這不是什麼問題,評價一個人做的事,要放到當時的人文環境下考慮,放到時代的大背景下考慮——岳飛真的是阻止民族融合的罪人?這不是扯淡嗎?
類似的還有“殺妾饗士”的典故,張巡鎮守睢陽,抵抗安史之亂的叛軍,城中糧盡,他殺掉小妾給將士們分食。
很殘忍是不是?簡直是泯滅人性有木有?
但是在唐朝,小妾的地位極低,相當於私人物品,比張巡的愛馬的地位,高不到哪裏。
放在當時的環境下,可以說張巡這個人,確實極端了一點,但他的目的是爲國守城,正如他所言,“諸君經年乏食,而忠義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衆,寧惜一妾而坐視士飢?”
——我恨不得割自己的肉給你們喫,怎麼會憐惜一個小妾呢?
李永生不認爲程嬰做得有多麼不對,但是他在講述的時候,也着重指出,“有人說”被掉包的,是程嬰自己的兒子。
這個細節,有些中土人也接受不了,因爲他們是非常看重家族傳承的——爲什麼要拿個兒子掉包呢?換個女兒不行嗎?
這細節有點爭議,但是所體現出的忠義,又是中土國願意強調的,再加上公孫杵臼死了,程嬰忍辱偷生,大家聽得也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