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夢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許仙不明所以的走進去坐好,他卻不知道,昨天的表現已經被先生看在眼裏,感覺此子雖然厭學,但天資卻是最好的,自己應該好好將他引向正途纔是。他一生屢試不中,也總想教出個厲害點的徒弟。
但科舉取士,那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比前世的高考還要難上無數倍,又談何容易。但憑着“過目不忘”四個字就佔了天大的便宜。
科舉分爲童生試,鄉試,會試幾個步驟。前面所考的大多是書上的東西,只不過翻來覆去,相互交雜,沒有一個好腦子是不行的。
童生試過了就是秀才,而大多數讀書人一生就卡在鄉試上,過不了就永遠是布衣之身。手不能提,肩不能抗,又大多瞧不起行商做買賣的,只能潦倒做個教書先生而已,好一點的能去做個師爺,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這麼說的。正是個誰都瞧不起的窮酸秀才。
但如果能過了鄉試,那就是舉人老爺,就算無官無職,也可以見官不拜,每年還能喫國家的俸祿。鄉里都要攀附的,而許仙過目不忘的本事讓他過鄉試如探囊取物一般。
宋老頭美滋滋的想:那時候我就是許仙的授業恩師,還不人人敬服,就算屢試不中也算是我時運不濟,而非學問不行。所以對許仙就親切起來,只是愛惜面子,一時還拉不下臉對許仙太好,但心情早就改變了。
於是乎,許仙今天過的就十分奇怪,先生時時點他回答問題。讓他頗有些受寵若驚的意思。不過他現在神思清明,過目不忘,回答問題也是倒背如流。倒讓宋先生越看心中越喜,當作得意門生一樣。
小小的私塾裏,朗朗的讀書聲。
許仙還是不愛讀書,只是過目不忘的本事慢慢傳遍開來。有時候姐姐回來,還會高興的說今天買菜誰多給了顆蔥,哪個有誇許仙了。連洗衣場的工頭也不再多加刁難。
許仙就笑笑說:“一顆蔥怎麼夠,我今天把《左傳》也背下來,讓他們明天給你兩顆。”許仙的姐姐就笑着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