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真仁義還是假仁義? (第2/3頁)
這就是流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真要讓我老謀子必須選個邊站個隊,那我老謀子就要偷奸耍滑一次,說說【正確的廢話】了,這句【正確的廢話】就是,老朱的確用了【計謀】要達到他收買人心的目的,也的確是真心實意要還了郭子興的人情債,這看似矛盾的出發點從結果來看並不矛盾,硬幣有兩面,這世上所有的動機與行爲若老用二極管非此即彼的角度去辯論,那做人就實在是太累了!”
“不知道爲什麼,自從當了這屆【全球爽文創作大賽】決賽的評委,老謀子我就喜歡講故事起來,特別是歷史故事,以前年少時看到歷史中的那些大人物的典故一樁樁一件件老在我的腦中閃回,就在看完沈厚這第十八章的【最後的障礙】後,我腦子裏立刻蹦出我華夏的歷史人物竟然是三國時期的劉備劉玄德!】
“劉玄德在歷史上的評價也是譭譽參半,誇他的說他是【仁義禮智信】的象徵,是他延續了大漢王朝最後的榮光。罵他的說他是史上第一僞君子,別的本事沒有,就是會哭,到處演戲,是那個羣星璀璨的時代裏最會演戲的一位,沒有之一。】
【所以現在我恨不得沈厚趕緊將老朱的故事寫完,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老朱的歷史評價是不是也和劉玄德一般譭譽參半!”
不愧是老謀子,以全球知曉的華夏曆史人物作爲對比,連續強調了【譭譽參半】四個字,爲進一步去論證他的【人不能是二極管】的觀點打下基礎,讓分成兩派正在爭吵的全球觀衆暫時降了降溫。
“首先,老謀子我要說的是【仁義】這個詞,這個詞在華夏的歷史中無論任何朝代都是註定繞不開的一個詞,因爲這個詞深層次代表的是【正義】,往往有【仁義】這個詞加身的歷史人物,他最後的歷史評價都不會太低,這就是【仁義】帶來的好處。剛老謀子也說了,硬幣有兩面,事物也是,那如果【仁義】的正面代表的是【正義】的話,那【正義】的背面是不是就是【非正義】,代表的是【仁義】的反面?”
“這個反面就是【仁義】只是種爲達到目的行使的手段,若【仁義】能達到目的,那就用【仁義】,若【仁義】達不成目的就用其他能達成目的的,總之,一切手段都是爲了達到目的,此正爲【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字面解釋,那麼問題又來了,【爲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那麼若這【目的】是【正向】的,而【手段】是【反向】的,恰恰就是這【反向】的【手段】達成了【正向】的【目的】,那這【目的】與【手段】之間的界限還能分得這麼清楚嗎?又該如何去區分?”
老謀子苦笑道,“反正我老謀子區分不了,不知道各位如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咱們回到老朱讓權這個事件的本身,就單單從【目的】和【手段】去拆分,或者再將這件事放大一級,來到老朱所處的位置和當時所處的環境去看,咱們再看看這【目的】和【手段】的【正向】和【反向】哪個更多哪個更少,也許各位能從老朱讓權這個事上得到些自己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