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揚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嗯,這邊挨着邊境,時常有人偷摸的在邊境換東西,或者偷偷帶回來。老毛,子的貨別的不說,質量是沒有問題的,在東北很受歡迎。”
王猛或者,姜小白想到了倒爺。
這個在80年代中後期,90年代初期大名鼎鼎的一羣人,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扮演貨特殊角色的一羣人。
60年代的“投機倒把”,70年代的“二道販子。”80年代,90年代的“倒爺。”
改革開放以後,我過逐漸的施行“雙軌制”價格。
比如一噸水泥,計劃經濟內的價格可能是40元,而市場經濟內的價格可能就達到80元。
而倒爺就是找關係,以計劃經濟內的價格,搞到水泥然後以市場價給賣出去。
這就叫做倒爺,當然了,倒爺們最初不過是從鄉下收來幾百顆雞蛋、小心翼翼搬回城裏換糧票,或從沿海論斤稱來電子手錶用軍帽裝了在各地大城市兜售,後來發展到缺什麼倒什麼、什麼緊俏就倒什麼。
但是還有一羣倒爺,是轉門跑老芼子這條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