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難道是因爲大明朝沒有一個明白人,沒有一個人看出來“燧發”的優勢嗎?
當然不是。
難道是因爲“燧發槍”的製造工藝太複雜,大明朝的工藝水平生產不出來嗎?
當然也不是。
明朝中後期的製造工藝,水準是很高的,而燧發鳥槍或者燧發火器,之所以沒有能夠推廣開來,是因爲它儘管設計上很先進,但是在現實中卻根本發揮不出它本該發揮出來的優勢。
沒有高品質的易燃引火藥,燧發槍的設計理念再先進,在實際運用上也比不上火繩更有保證。
因此,對楊振來說,想辦法獲取高純度的硝,是目前情況下改善引火藥,並進而改進黑火藥威力的最快方式。
若是他沒有意外發現潘文茂這個老軍曾經做過本衛的火藥作提調,那麼他就準備自己上手,憑藉着後世的一些記憶,想辦法親自去做了。
還好在這個時代的遼東軍中,能工巧匠、能人異士還是很有一些的,只要你用心去找,願意重用,這些人還是能夠發揮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