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隆慶二十六年十一月簽訂的“雙十一協定”對雙方在邊境的駐軍進行了明確的約束性規定,要求於二十七年縮減一半,二十八年縮減剩下部分的一半,最終於二十九年全部撤離一百里範圍。
到目前爲止,三年撤軍計劃尚未完成,比如白河渡口的松藩衛,下轄一衛三千人退回了都府,一衛三千人退入龍安府,剩下的紅原守禦所還在白河渡口,預計明年退至松州城。
每一次雙方的撤軍都是向對方通報、並請對方派人覈查的,因此,邊境上的駐軍情況,雙方都心知肚明。
明軍在與北元的交界處還有一萬六千餘人,在與西夏的交界處還有一萬兩千人,在與吐蕃的交界處還有六千人,總計三萬四千餘人。
別小看這三萬四千人,這些年明軍大踏步改進軍備,大量培養軍中修士,戰力連年躍升,雖然只是這麼點軍士,卻拖住了三大佛國十三萬人。
如果是兩年前,三大佛國甚至常年在邊境上部署三十多萬大軍,實在苦不堪言。
只要大明把這三萬多人撤走,佛門就可以再抽調六到八萬人應付西域嚴峻的局勢。
真師堂經過簡短的討論之後,就同意了天龍院的請求,決定立刻從邊境撤軍,提前完成協定。也因爲兩位首座親赴廬山的說明,大家對西域形勢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同意委派趙然前往一線親自考察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