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還有一件值得路易關注的事情就是英國,但不是查理二世,這位可悲的表兄現在還在佛蘭德爾,作爲一個沒有國家也沒有臣民的國王痛苦的活着——他倒不是不願意回到法國,但因爲現在法國的情況也不會允許他得到更多的支持,所以他覺得,只要他的母親瑪麗王太后與妹妹亨利埃塔公主能夠平靜而安穩地待在巴黎,也不可謂是一樁好事。
馬紮然主教知道查理二世仍然抱着一線希望,也許這樣的希望會一直持續到國王的婚事被真正地確定下來,不過亨利埃塔從來就是被他與王太后安妮放在最後一位的,甚至在蒙龐西埃女公爵之後,沒有別的什麼原因,只因爲……首先她的父親不但丟失了自己的王冠,也丟失了自己的頭顱,她的兄長看似聰慧,實則愚蠢,路易給了他一筆可貴的饋贈,讓他去做國王,但他還是被那些叛逆與暴徒驅逐出了自己的國家;也許會有那麼一天(就路易所肯定的)查理二世能夠回到英格蘭,接過聖球與權杖,但誰也不知道那會是什麼時候。
國王的婚事卻不容耽誤。
說起來還有一件相當好笑的事情,馬紮然主教的羽毛筆在羊皮紙上略略一頓,居然還有一些大臣,他是說,那些或許收受賄賂的白癡們,竟然提出國王應該與英吉利共和國的護國公聯姻——也許有些人還不知道什麼是“英吉利共和國”,簡單點來說吧,那就是一羣無視王權與神權的瘋子弄出來的臭玩意兒,他們在處死了他們的國王查理一世後,決定廢除君主制和上議院,下議院成爲了最高立法機構,行政權則交給下議院選舉出來的國會議員,而那個最大的,可恥的叛逆奧利弗·克倫威爾理所當然的成爲了國務會議的第一任主席。
可笑的是,不過三年,奧利弗·克倫威爾就授意他的黨徒們推選他爲護國公——護國公,一個多麼諷刺的名詞啊,按照擬訂的《政府約法》,克倫威爾可以終生擔任護國公,兼領英國陸軍與海軍司令,主管稅收,統轄警察與司法,掌管外交,並且可以指定自己的繼承人,甚至能夠與國會與下議院共享立法權,行政權,加上之前的軍事權,難怪有人說,他比一個國王更國王。
雖然最初的時候,奧利弗·克倫威爾表現的完全就像是一個謙卑的,和善的,一心爲公的聖人,他固然沒有公開宣佈過自己的信仰,但他的生活確實向一個清教徒無限地靠近,他厭惡享樂,不喜奢華,生活樸實,關心民衆——至少在1650年前如此,但在被冠上了護國公的名頭後,他就將自己的住所轉移到了國王的宮殿裏。
這種說法或許對克倫威爾有些不公平,因爲事實上,他只是住在了白廳宮(自1530年起英格蘭君王的主要居所)後方的一處房子裏,這裏曾經是一個巨大的鬥雞場,後來又被詹姆斯一世改成了劇場與音樂廳,之後又成爲了白廳宮的看守人的住所,也曾經被王子與公主居住過,克倫威爾選擇這裏或許只是爲了處理政務比較方便,但他的政敵可不會在乎這個。
也許克倫威爾也不會在乎,哪怕他並沒有真正地入住王宮,但他在就任護國公的時候所舉行的典禮一點也不遜色於一場隆重的加冕儀式,他麾下的將領稱他爲殿下,而他的顧問們則稱他爲陛下,依照他與國會的約定,他應該每兩年接受一次議會的問詢,而他也應該以商議的方式,而不是命令議會應該怎麼做,但這種情況不可避免的發生時,克倫威爾就像是一個暴君那樣斥責了議員們,宣稱自己正在代表上帝說話,若是有人不願意遵從他的旨意,就是在褻瀆聖靈,背棄信仰。
馬紮然主教和路易打了個賭——馬紮然主教認爲克倫威爾會在五年內解散議會,而國王認爲只要三年,克倫威爾就會無法忍受別人對他指手畫腳而決定解散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