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於國王爲什麼會這樣想,是因爲從勒內·笛卡爾先生的嘴裏,他能夠完全復原這個惡劣事件的整個面目,可能要比那位等候着聽取叛徒臨終祈禱的樂貝爾神父還要多。
勒內笛卡爾先生的敘述被一位守候在門外,聽力敏銳的侍從盡數記下,在他不再擔任這個榮幸的職位,回到他的故鄉里爾之後,他在回憶錄裏提起了此事,因爲描寫的異常詳細還一度被認爲是有意杜撰,直到克里斯蒂娜·亞歷山德拉夫人的懺悔錄重現於世,人們相互比照,才發現這兩者幾乎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一定要說有什麼不同,大概就是笛卡爾先生的敘述,因爲他確實憐憫着這個顯赫而又悲哀的學生,在一些措辭上有所偏向。
濟安·里納爾多·蒙納爾德西侯爵,不必多說,自然是個不容置疑的美男子,而且他性情和善,善於詩歌與決鬥,被許多貴女傾慕,有人說,他身上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做了克里斯蒂娜夫人的情人,這點實在是太糟糕了,因爲這位前女王身上揹負着很多罪名,像是貪婪、虛榮、喜好揮霍就不去說她了——這是事實,前瑞典女王曾經在即位以來的十年間冊封了十七個伯爵、四十六個男爵和四百多個低級貴族,並賣掉或抵押了價值一百二十萬瑞典銀幣的財產來繳付他們的俸祿——在退位後她依然縱情享樂,在音樂與藝術上拋費了幾乎所有的收入,她來到巴黎,名義上是請求法國國王作爲中間人,向瑞典國王追討她的領地收入,也並不全都是爲了掩飾。
當然,還有更多的罪名被加在這位女性身上,她喜歡穿男裝,不喜歡做女人的裝扮,還有一個女性密友,有人說她是個同時有着男女特徵的畸形人,但極具嘲諷意義的是,又有人說她與一個樂師,一個紅衣主教有着曖昧的關係,也許是真的,因爲路易也聽說過那位教廷親王的名字,反正在人們的心目中,她不但不值得尊敬,也不值得相信。
這樣的認知無疑直接影響到前女王以及她身邊的人,路易感同身受,因爲他在到處流亡的時候,也同樣不敢對身邊的人付出十足的信任,因爲他根本給不了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隨時可能投向能夠給他們利益和榮譽的人,所以國王從一開始就將視線投在了那些不被主教或是公爵們看中的小人物身上,就像是他現在依然信任柯爾貝爾勝過富凱。
蒙納爾德西侯爵自然是後者,他也許曾經真的愛過這位女王陛下,但自從她失去了王位之後,情勢急轉而下,她甚至連日常支出都需要向國王和樞密院伸手討要,更別說她身邊的人——他們幾乎看不到未來,既然如此,也不怪他們會想要選擇另一條捷徑——路易猜到瑞典國王,也就是克里斯蒂娜夫人的表兄是如何說服這位統領的,瑞典每年都能從法國拿到一百萬裏弗爾的收入,因爲法國要用它來制衡神聖羅馬帝國,那麼同樣的,克里斯蒂娜夫人很有可能被充當砝碼用於國與國之間的交易,他們的下場未必美妙;另外,若是這位年輕的爵士回到了瑞典,一樣可以加入國王的軍隊來博取功勳,難道不比做一個貴女的裙下之臣更榮耀嗎?
不過路易覺得,這位瑞典國王只怕也沒太在意這位侯爵,不然的話,他至少應該矯飾一下,也不要那麼急切,設法找到另一個理由,而不是就這樣直接派遣了一隊侍臣來巴黎,堂而皇之地將主教的謀劃扼殺在搖籃裏。
克里斯蒂娜·亞歷山德拉當時已經猜到了她身邊有了叛徒,而知曉此事之人並不多,她先去了阿維農,是因爲她要籌謀一個騙局——她有意給馬紮然主教寫了一封據說十分重要的信件,信件中提到了一個可靠的人,一個瑞典官員,他掌握着一些證據,能夠讓樞密院的大臣們重新傾向於前女王而不是現在的國王——這封信她一共寫了六份,每份的名字都不一樣,然後分別交給她懷疑的人送了出去,幾天後她聽說那個官員果然被抓了,她就知道是愛人出賣了她,但這時候她依然沒有輕舉妄動,她在神父的幫助下,明面上離開了阿維農,卻在不久之後就回到了這座城市裏,在她的指揮下,一些人抓住了與蒙納爾德西聯繫的人,這些都是有證據和證詞的。